第14届大选足印渐近,政党之间因为议席争持不下的戏码又再上演。许多人爱把矛头指向政党与政治人物,却忽略了这是头马出线制(First Past The Post,简称FPTP)和永久性联盟绑在一起的必然结果,除非盟党之间能允许建立内部竞争的合理机制。在我们庆祝马来西亚成立54周年之际,我们真的要问:议席相争的残片歹戏要何时落幕?
囿于殖民传统影响,追求民主化的国人一般向往英国的“西敏寺民主”,希望能够出现类似英国的两党制,但是极少人注意到英国政党与马来西亚政党的一个重要差别:候选人遴选机制。
地方党部提名候选人
在英国,提名候选人的权力一般由党中央和地方党部分享,而非由党中央定夺。以执政的保守党为例,候选人是由地方党部(一般是执委)从备选名单中选出,不过遴选方式、备选资格和备选名单则由中央决定。一个准候选人可被列入多个选区的候选名单,一方面减少遗珠之憾,另一方面也让地方党部争夺人才。
易言之,新人可空降但必须得到地方认可。而解除现任议员的候选资格,则需地方党部开大会决定。这些设计,不但让地方党部有自主权,也让议员能更扎实地代表选区民意,促进党内多元生态与民主,避免乾纲独断。
议席分配权归中央
在马来西亚,多元族群的选民结构使到每个政党都只能在特定类型的选区有胜算,而国阵式的永久性联盟则硬性地把选区分配给各成员党。选区分配与安插人才的需要,让党中央随意调兵谴将,压缩了地方党部的自主。当政治新星或社会贤达被征召成空降部队,中央钦点人马与地方派系要角就容易出现矛盾。
最糟糕的是,开荒牛蹲点去耕耘艰难选区,等到略有胜望时,可能却换来伞兵接手。若决定出线的最重要因素是领袖关爱,而非基层认可,长此以往,谁会那么傻早早去耕耘选区?由党中央决定候选人,虽然可扩大人才的来源,却也常容易使候选人和地方脱节,或削弱候选人耕耘基层的诱因,反而可能影响胜望。
不能由下而上决定候选人,受影响的不止是个别政党的竞争力,也包括联盟整体的竞争力,因为竞争力强的盟党不能取代竞争力弱的盟党上阵。
事实上,盟党之间实力与企图心的消长,会周期性威胁国阵式政治联盟的稳定与和谐。1959年,马来亚举行独立后第一届大选前,巫统与马华就爆发议席争端。马华总会长林苍佑担忧巫统在伊党的竞争压力下会单方面修改宪法,要求出战1/3选区,以便它只要全胜就掌握修宪的否决权。结果,巫统通过陈修信派系架空林苍佑,压下马华的诉求。
国阵解决争端手段
经此一役,联盟乃至以后国阵内部再没有盟党敢挑战巫统霸权。反而是越来越强势的巫统需要更多席次来扩大官场。巫统的解决方案就是增加议席。于是,我国国会从1965年马新分家后的144席,增加到2005年的222席,而巫统参选的议席也从1969年的46.53%,同步增加到2008年的52.70%。
因为选举委员会形同国阵家臣,国阵不但可以任意重划选区来提升成员党的胜算,甚至还可以为成员党度身订造新选区。2004年,多年不参选的人民进步党重出江湖,民政被逼让出太平给前者党主席卡维斯,而获得巫统让出武吉干当作为补偿。2008年,卡维斯再次上阵太平,巫统收回武吉干当,另外让出宜力国席给民政。
当时霹雳州务大臣达朱罗斯里就公开承诺,选后增加新选区时会特地画出一个给人民进步党,公然私相授受国家名器。2008年政治海啸后,国阵失去2/3国会多数,不能为所欲为,最后更在净选盟压力下停止定期增加议席的做法。
除了增加议席和重划选区,国阵还有各种大大小小官位来安抚未能上阵的失意者,因而得以维持和谐的表象。今天在野党既无增加席次和重划选区的便利,也无政治酬庸安抚的资源,彼此之间争争吵吵甚至出现多角战,其实一点也不令人意外。
希盟要走国阵老路?
问题是,如果希望联盟有一天执政了,党际与党内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要怎样解决这种“结构性”的纷争?增加议席和重划选区吗?用各种行政资源和官联公司高位来安抚失意者吗?
要防范希盟走上国阵破坏国家体制来换取联盟稳定的老路,选举制度必须重新设计,首先允许盟党之间的竞争──各盟党上阵的席次不能一成不变,而应该反映民意支持的消长。
解决方式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实行“单一选区两票制”,给选民两张选票。第一张选票其实是现状,以FPTP选出选区议员。第二张选票则是政党票,行政单位不分区而设有多个议席,政党提出列有多位候选人的名单,选民投选政党,议席再根据政党得票比率分配给各政党。
如此一来,盟党在选区方面依旧互不竞争,在政党票上却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而盟党之间政党票的消长,甚至也可以用来决定选区的未来提名权。这种良性竞争,就可以鞭策各盟党不怠惰不自满,从而提高联盟的整体竞争力。与此同时,政党名单同时可以容纳政治明星,减少中央空降伞兵的需要,从而强化地方党部的自主。
马来西亚立国已经54年,不应再把殖民地主子留下来的典章制度都照单全收。下一次读到政党抢夺选区的新闻,我们不应该再哀叹:为什么政治人物不是圣人,而应该诘问:为什么选民不能投选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