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前马六甲首长,因败选而怪罪华人不懂得感恩图报,先不论其败选是否全因华人票所致,这种言论本身就十足表现了巫统政治文化的封建性,是十足反现代民主,反现代公民文化(Civic Culture)的失言失态。
研究东南亚政治文化的学者,通常会把本土的政治文化形容为狭隘型或依附型(Subject)政治文化,而政治现代化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把这类传统的狭隘,与依附型政治文化,转型为建立在公民权利基础上的公民型及参与型政治文化。今天,大马政治的一个特点就是,华人大体上已倾向于从大格局,长远利益,而非短期的私人感情的角度来对待政治。实则,先选党、后选人的政治抉择,正反映了这种公私分明的著重大是大非的政治取向;也因此,传统纯民主服务型的政治作风,已不足以充份保证当选,如李志亮、何国忠等败选,就显示了,单单靠民生服务,已不足以立足于华人选区。华人要的是,更高层次的政治论述,与敢于据理力争,为民请命的有势有才的政治人物。
城镇巫裔的变化
同理,城镇马来人,也出现了从依附(Dependent)转向挑战传统权威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削弱了巫统的支持基础。或许,在1980年代之前,也就是马来社会尚未像今天那么分化(思想、价值、利益等的多元分化)之前,巫统尚可通过施惠的手段,来换取传统马来人的支持与感恩图报;惟,今天,由于马来人口的递增、城镇化、民智化、信息化,及巫统本身腐化的剧化等,传统的慷他人之慨的施恩、施惠,已不足以留住城镇马来新生代之心。
首先,人民普遍认识到,这种施恩施惠,用的是国家的钱,并非施惠者本身的资源;其次,人民也已认识到,在发给他们的小恩小惠中,已不知有多少天文数字的好处落入了他们的私人口袋。企图利用这种施与小惠,来掩盖私人中饱私囊的伎俩,已被人民普遍看穿。城镇的人口若再吃这一套,就只能说,这个国家已无药可救了,只能等到被印尼、菲律宾等赶超后,才可能有所醒觉。所幸,大马人尚不至如此迟钝。
正因为如此,即便中央政府大派金钱收买人心,也大体上买不上城镇人民的票。在某些地方,做得过火反而引来反感,槟城就是一例。当慷他人之慨与单纯的民生服务,已不足以吸票时,政治就应该回归正轨,政党间也应以政策与政绩来吸票,也只有如此,这可国家才能快点有希望,而不至于烂到底后,才可能有反弹。
败选者不懂得自我反省,竟反过来责怪选民,这只能说,这类政治人物,已落后于人民,赶不上社会进步的步伐——至少在城镇区。这次的选举结果,可说是大马向民主化迈进的一大步;其中,公民社会的表现,更是令人激赏。自今而后,不论是哪个联盟执政,都很有可能会继续受到公民社会的监督与制衡,这也是从狭隘或依附型政治文化,迈向公民参与型文化的转向。
感恩图报论
国阵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经济、政府、政治转型,可说多是有形无神,而腐败、滥权、无能,反而激起了民间力量的崛起,这是不幸中的一幸。据此,有出息的执政者就应著重比政策、比论述、比政绩,而非一厢情愿地高谈什么封建落伍的感恩图报论。约言之,不是人民不知感恩图报,而是政治人物过于落伍了。
同理,掌控中央政权者,若不认真拿出政绩来,而一昧搞什么旁门左道,505的选举结果,便是写在墙上的恶兆(Writing on the 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