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株巴辖24日讯)80后女青放弃会计师的高薪工作成为“零薪义工”,积极投入社区关怀服务,创立慈爱福利社团,不分种族与宗教,向峇株巴辖县逾220户低贫施予援手,协助仍有就业能力的弱势群体重新投入职场。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参与社区组织举办的施米活动,让刚从外国返乡谋生的郑墀宸有感温情可贵,随后与一班热心义工共同成立慈爱福利社团,为贫穷线下的家庭提供日常物资援助。
峇株巴辖人或许对慈爱福利社团有感陌生,但这个仅有3名全职义工与不到20名随喜义工的社团,在过去700多个日子以来,不断关怀与扶持弱势人士,特别是不遗馀力地协助仍有就业能力的人士重返职场,所累积的受惠贫户不计其数。
该团创办人郑墀宸回忆,成立初期走访社区时常常被误指为诈骗集团,令他们哭笑不得之馀也颇感挫败。所幸透过不断接触并建立信任后,他们与受惠者之间的关系已升华至朋友,联系更为紧密。
“有不少受惠者在过去可能因为交友不慎差点误入歧途,但在和我们接触后,他们的生活慢慢获得了改善,也主动加入义工行列,和我们一起为更多人分忧解难。”
郑墀宸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透露上述情况。
她说,该团是在2018年成立,并在当时推行每周一次的贫户探访。然而,当时的义工皆是利用下班后的休息时间前来帮忙,能援助的范围有限。
援助逾220贫户
为了让更多人得到帮助,她在该团成立运作不久后,即辞去原本待遇不错的会计师工作,成为了全职的“零薪义工”,也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自付所有的小额开销。
慈爱福利社团每周一次的贫户探访,依据不同家庭的需求与状况来提供不同程度的援助项目,协助他们度过难关。
郑墀宸透露,目前该团已援助超过220贫户,每一户受惠家庭都经过严格审核,确保受惠者是真的缺乏谋生能力或面对生活困难,并且会在援助半年后,重新评估受惠资格,避免有心人士钻体制漏洞,滥用善心人士的爱心。
“我们在善心人士的资助下,于万兰高原花园设立自己的会所,除了日常办公,这里就像是一个大型的‘爱心冰箱’,只不过里面存放的不是蔬菜鱼类,而是各种物资。在名单中的受惠家庭,都可以随时前来索取适量的物资。”
郑墀宸坦言,本身一开始接触义工工作时,认为只要能够依据受惠者的需求来分配物资就可以,但在深入了解后,才晓得大部分的贫户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资,而更多时候,他们缺乏的是家人的陪伴或正确的思想灌输。
“提供物资只是一时的,协助他们改变心态面对生活和重返职场、用功读书,才是长远的援助方式。当我们与受惠者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就更有能力去说服他们,用改变对生活的懒性,来改善生活的素质。”
每月5千行政花费 郑墀宸“零薪义工”
尽管过去受到峇株巴辖热心人士踊跃捐献物资,慈爱福利社团每月行政花费仍高达约4000至5000令吉。
为了减轻社团的经济负担,郑墀宸自愿成为“零薪义工”,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自付薪资,甚至会自掏腰包购买物资。
她说,2名全职义工的薪金由善心人士支付,其他开销主要依靠社区捐款来维持,一般若遇到资金周转不灵,义工们也会自掏腰包维持日常开销,而自己则分文未取。
她坦言,一开始成立慈爱福利社团也没有想到需要帮助那么多人,但是现在就好像背负了好多人的生活一样。
“有时候也会觉得有心无力,虽然也曾经想过要放弃,但是一想到受惠者每次说的‘谢谢’,就会再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郑墀宸“放不下”社团
慈爱福利社团主席郑伟强形容,郑墀宸是个“放不下”的人,尽管曾提过要放弃经营社团,惟她仍会在受惠者求助时施予援手,因此相信她会一直坚持下去。
“当初在网络上看到她发起的援助计划,所以就和朋友一起响应了她的号召,从几个人到现在成立了社团,援助对象也越来越多,虽然说我们无法帮完所有的贫户,但对我而言就是能帮多少是多少。”
他也鼓励,民众能来了解慈爱福利社团的运作,并在能力所及的范围施予援手,协力打造爱心社会,让这些被社会边缘化的人士能够感受到一丝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