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10日讯)社交媒体是现代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人能够随时留意亲友们的动态,以及与他们一同互动。然而,就算面子书用户已离世,大部分民众也不会将其帐号删除,甚至还有用户会时常点进该帐号,缅怀故人。
根据牛津大学学者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面子书近年来新用户登记数量逐年下降,2012年至2018年间有3000万名用户已离世。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面子书若在未来无法扭转新用户登记数量下降的现象,很可能在2069年便成为“数位坟场”,让人们通过面子书帐号缅怀已逝之人的生前点滴。
社交媒体渗透民众生活,悄悄改变了过去人们缅怀已故亲友的方式,面子书是否真如一开始提到的研究报告结果所示,将成为本世纪末的“数位坟场”,受访民众对于删除已故亲友的帐户,有著本身看法。
南方大学学院行政人员林志得(27岁)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本身不会删除已故亲友的帐号,且会不时点开这些帐号的页面,缅怀对方与自己过往的点滴。
“因为除了在现实生活中是朋友,面子书也保存了我们的回忆。尤其面子书现在有‘那年今日’功能,更不时会提醒著我们过去的互动。”
他说,除非对方是自己从未认识和交际的网友,才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将其帐户删除。
磁砖销售店店长黎汶杰(29岁)也表示,面子书作为民众平日里最常接触的社交媒体平台,即便自己的帐户内拥有已故亲友的帐号,也不会特地去删除。
保存共同记忆
“我或许不会特地去点开他的帐号,但也不会特地去删除他的帐号。虽然帐号持有者已经离世,但删除帐号这个动作本来也不具任何意义。”
他认为,在自己并没有做出任何对不起对方事迹的情况下,删除已故好友帐号的行为也显得非常的奇怪。
就读新山宽柔中学的林佳芊(17岁),也会继续保存已故亲友的社交媒体帐号。
她说,除了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每日判定是否应该删除这些帐号外,更是因为这些帐号都是彼此的回忆。
“就算我的朋友不能死而复生,但他也不会是从我的记忆里死掉,只是我们再也见不到。我们在这个时代作为朋友的一个象征,也包括在社交网络上互为朋友的关系,因此更没有不被保存下来的理由。”
耗时费力 不特意删零互动帐号
网络盛行时代,社交媒体帐号上所添加的用户并不一定都是相识或有互动的帐户,在上述情况下,社交媒体帐号洁癖用户也营运而生。受访民众表示,他们并不会特地删除陌生或零互动的帐号,因为此举既费时又费力,除非不小心看见陌生帐号出现在帐号首页,才会“顺手”删除。
林志得在面子书认识与不认识的帐户比例约2:8,他笑说,因为年少轻狂时喜欢乱加好友,如今却没有时间特地去删除这些没有互动的帐号。
“除非不小心在主页上看见,不然我1600多个好友啊!怎么删也删不完,费时又费力。但现在接受好友请求的,都肯定是自己认识的人,不会像过去一样乱乱加了。”
黎汶杰坦言,本身的面子书仅有25%帐号是认识的亲友,平日不会特地去删除这75%的陌生或没有互动帐号,因为找出这些帐号的动作,实行起来根本就是大海捞针。
“以前太爱玩,所以疯狂加了一对不认识的人。但那段时期过去后,开始会注意自己的个人隐私,也就不会随便加好友了。”
林佳芊面子书帐号上以认识的人居多,她坦言,没空闲时间逐个判断要不要继续好友关系,所以不会主动去删除这些帐号。
扫墓凝聚亲友 不赞同网络扫墓
社交媒体渗透民众日常,为不少人解决了购物、沟通等烦恼,在日本和中国甚至掀起了一股“代扫墓”或“网络扫墓”的现象。马来西亚网友普遍认为上述现象非常奇特,抱持著不赞同的态度。
“代扫墓”意指网友能通过网络平台,预定帮忙代为扫墓服务,这些代扫墓的人们则会以现场连线的方式,直播给网友,让网友能够线上参与扫墓过程。“网络扫墓”则是通过网络平台和虚拟祭品,在社交网站上完成扫墓的仪式和动作。
林志得表明,本身不赞同网络扫墓的概念,虽说透过网络也可以缅怀亲友是件好事,但跟仍在世的亲友一同到已故亲友前扫墓,更有意义。
“大家一起去扫墓,也是一种团聚。我想,已故亲人也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在世的亲友凝聚在一块。更何况,网络扫墓上的虚拟祭品,‘底下’的人能不能收到还是一种未知数呢!就算能,我也不接受就对了。”
黎汶杰认为,网络扫墓虽然较环保,也确实带来方便,但扫墓是种透过一起拜祭亲人,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方式;网络扫墓甚至没设立墓碑,存在久了甚至会让人们忘却应该要去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