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集团利用善心人士同情心骗取捐款的事情时有所闻,从早期到处向民众展示病患筹款剪报,到近年来的网上筹款。吉隆坡中华大会堂会员福利及公共服务局主任薛富丰指出,截至目前,我国至少有30个诈骗专页,被骗走的数额高达87万令吉,教人忍不住感叹:“想付出爱心,但害怕被骗!”
在隆市甲洞某间茶餐室吃早餐,总会看见一个哑巴的年轻女孩牵住一个戴著墨镜的盲人逐桌向民众乞讨钱。“不要给钱他们,都不懂他们是不是骗人的,如果要捐就捐给注册的慈善机构。”每每准备从包里掏出钱,身边的朋友总会这么说。只是,经注册的慈善机构就一定信得过吗?根据我国法律条规,慈善和公益组织可以不同的形式来注册和成立,包括马来西亚委员会(SSM)、社团注册局(ROS)、公民社会组织(CSO)、非营利组织或部门(NPO)等等。
“全马有超过8万家以不同形式注册的慈善机构,但这并不代表经过注册就可以相信。”本地群众募资平台NGOhub总监陈文豪不讳言。“注册”是指向有关机构、团体和学校进行登记。他强调,经“注册”的慈善机构,在法律层面上属于合法,但并不代表这慈善机构会善用捐款。
谨慎行善 莫助长歪风
“在本地,仍没有执法单位会定期查看各个非营利组织的操作。”陈文豪建议,捐款者在进行捐款前,可事先了解机构的背景,并查询机构此前曾否涉及任何骗案。他不忘提醒,很多捐款者都抱有“宁可被骗,但不可错过”的概念,认为捐款数额不大,若被骗也不过是数十至数百令吉而已。“虽然你个人的损失不会太大,但会助长诈骗歪风。”
本地群众募资平台NGOhub的概念与美国GoFundMe相似,提供一个募捐平台让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发起筹款活动,包括为癌症病患筹医药费、筹经营费等等,而且NGOhub还会担起“负责查证”各个非营利组织真伪性的责任,让捐款者可以安心进行捐款。“目前有500家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单位,而当中的200家已经完成双重查证。”陈文豪进一步解释,他们的查证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确保是注册的非营利组织、经营时间超过1年;第二阶段则会有专人上门亲自了解该慈善团体的背景和资料。“平台于今年2月才正式开放捐款,所以接下来会继续为剩馀的300间完成第二阶段的查核。”
虽然500间只占了我国非营利组织不到1%的份额,但陈文豪坦言,短时间内,没有增加更多合作单位的计划。“我们重质不重量,与其一直盲目追求数量,不如为捐款者筛选真正适合帮助的机构?”他续说,透过NGOhub平台,除了现金,还可以使用信用卡、线上转账进行捐款。“平台会收取捐款数额的6.5%。”他解释,这6.5%包括银行收取的信用卡、第三方付款平台服务费,以及维护网站的费用。
送餐不协调,苦了露宿者
陈文豪说,我国其实有不乏善心人士,但他建议,在做每件慈善之前,可先花时间去了解整个情况。他以派饭给流浪汉为例,很多人看到无依无靠的流浪汉都会深感同情,然后出自一片好心,买了几十个饭盒派给周围的流浪汉。“但很多时候,很多慈善团体已经规定好当天会去派送食物。”他坦言,你一时即兴的“同情心”或许会浪费食物。“流浪汉拿了之后又因为吃不完,最后导致食物发臭不能吃,被丢进垃圾桶。”
他表示,国内有很多慈善机构虽然知道对方的存在,但从来没有交集,大家都是各有各的做。“很多慈善机构都会选在星期六派饭,所以很多时候,流浪汉只有在星期六有饱饭吃,其他时候却三餐不继。”
他不明白,为什么大家不可以互相协调好派饭时间,好让流浪汉在一个星期7天都能获得援助呢?他透露,NGOhub目前也会积极安排一些活动邀请国内各大非营利组织共聚一堂,让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以提供社会一个更有效的协助方案。
NGOhub扶持小型组织
陈文豪说,NGOhub除了提供平台让捐款者放心捐款,也是本地非营利组织的“救济站”。他解释,很多非营利组织的创办人只是抱著一颗“想帮人”的善心,但做慈善就像是经营一门生意,终究还是需要钱来经营。“没有钱,院内的弱势群体如何吃饭、看医生,甚至是水电费又如何缴付?”他续说,本地其实有很多不知名、小型非营利组织每个月都很辛苦地支撑著。“每当提起捐款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倾向捐给影响力较大的非营利组织,所以这些组织每年收到捐款数额是远远超过所需要的。”
在慈善机构里也有“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的现象,就是“富人越来越富,穷人就越来越穷”。陈文豪说:“大型非营利组织的环境会随著捐款变多,而越来越好,甚至可以搬到独立式房子以及24小时开冷气,环境十分舒适;相反的,小型的非营利组织却因为不知名,而没办法获得太多的关注和捐款,整体环境越来越糟糕。”他举例,在万挠有一家专收留行动不便群体的慈善中心,由一对夫妻创办。“由于经费有限,所以很多时候这对夫妻都必须亲自处理,包括帮弱势者‘把屎把尿’等等。”
这对夫妻向陈文豪透露,每每到了学校放假,孩子们就会像一般的孩子一样要求去旅行。“但他们都会向孩子们解释,如果我们都去放假了,那这群弱势群体谁来照顾?”他笑说,最后孩子们旅行去不成,还必须留在中心内,帮忙父母打理一切的大小事务。“这些有心经营,但没有知名度和小型的慈善团体是我们一直想要帮助和合作的。”
网络平台 牵线施惠与受惠方
国人热心慈善,也会主动捐款,引人热议的众筹例子包括2017年“8少年骑士被撞伤案”,肇祸司机沈可婷透过面子书向群众募款6万令吉审讯费,短短6个小时内就顺利筹获款项;“沙巴掳走人事件”亦透过网络力量成功筹获3000万令吉赎金。此前,面子书慈善专页“只想付出一份善心给一些有病没能力看医生的人”创办人龚伟贤也曾在访问中表示,该平台每月平均会筹获100万令吉的医药费。陈文豪补充:“近期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就是‘救国基金’,短短两天内就筹获1860万8925令吉36仙。”以上种种案例都证明了国人踊跃于捐钱活动。
陈文豪认为,网上捐款已成为新趋势,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只是基于我们的平台还算新,所以反应还不算太热烈。”但他相信,时间能证明一切,正所谓日久见人心。虽然用户目前对NGOhub这平台,仍不是太熟悉,但雪隆一带的非营利组织对NGOhub这个平台一般上都不陌生。“NGOhub早在2015年已经成立,只是当时我们著重于和非营利组织(受款者)建立好关系;直到今年,才开始面向用户(捐款者)。”陈文豪说,NGOhub仅提供一个平台,让慈善机构可以自行在平台上举办募捐活动。“他们必须自行撰写募款内容、故事和设定一个募款数额和时限。”
他认为,个人故事最容易带动个人情绪,反应一般会比较好。他以世界宣明会“儿童助养计划”为例,文宣内容以孩子的故事为主,而不是组织故事或概念。“我们会开放让慈善机构自己撰写,因为只有他们才最明白院内弱势群体感人的故事。”不过,由于很多小型慈善团体的负责人对网络世界不熟悉,也不擅长与撰写文章,所以对NGOhub而言,也是一大挑战。“我们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培训他们。”(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