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和苍蝇都是人人避恐不及的害虫,然而曾致腾却偏偏以它们为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两个黑蝇新物种更以他的名字命名,表扬他对黑蝇研究的贡献。曾致腾曾经是个学习成绩平庸的学生,他是如何坚实地踏上科研之路、贡献社会呢?
与曾致腾约在马来亚大学(UM)生物科学研究所的实验室。推门而入,穿过实验室,后面的一个小房间就是他的办公室。实验室放了几个专门培育蚊子的方形箱子,他先开口抱歉,“因为我们分别要用白老鼠和腐肉培育蚊子和苍蝇,所以实验室难免有难闻的味道,不过我们天天闻习惯了,早就免疫了。”
其实,曾致腾多虑了,当天实验室并没有发出恶臭味。他笑说,那是因为学生目前放假中,不过他也无奈表示,“现今学生不喜欢进行苍蝇研究,因为我们会利用腐肉让苍蝇在上面产卵,整个实验室发恶臭味,学生们能够耐得住一年已经算很不错了。”他以前也收过一些实习生,不过很多学生受不住那个味道,半途跑掉的人很多,他现在也减少了苍蝇研究的项目。
这不禁令人好奇,他为何选择研究蚊子和苍蝇?他说,在大马医药研究所实习期间,他看到研究员进行的每个项目都是直接贡献给社会,而非纯学术性的知识,“我们发表的研究报告是政府官员的参考资料,他们会知道该杀蚊药是不是合乎时宜,该用什么药灭蚊才有效。”又或是市面上很多的驱蚊或杀蚊商品,在推出市场前必须取得实验报告证明功效,很多产品都曾经他之手。
蚊症热点采集样本
他非常健谈、个性外向,他说自己在实验室坐不住,最喜欢就是外出采集样本,以蚊子为例,通常都要到蚊症热点采集研究样本,“那个地区的蚊症无法控制,说明了该区蚊子的抗药性比较高,我们要找出原因。”
他好奇心重、求知欲强,“昆虫的种类繁多,它们在不同的环境里,会给你不同的故事。”至今全世界被命名的蚊子超过3000种,光是黑斑蚊就超过300种,但我国只有2种黑斑蚊会传染骨痛热症和基孔肯亚症,分别是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和白纹斑纹(Aedes albopictus)。
曾致腾指出,马来西亚是蚊症常发国,因此在蚊症研究方面的前进步伐较亚洲其他国家更快、更进步,然而大众对于黑斑蚊的了解却不足,“我们在马大科学院做过一份调查,主要测试大家对黑斑蚊的了解程度,结果发现连科学院的人都对黑斑蚊的了解很少。”
他透露,黑斑蚊仅在白天出没,如果你在晚上被蚊子叮咬,并不会患上骨痛热症。另外,由于它们必须在干净的水里才能繁殖,而越高度发展的城市,越可能成为黑斑蚊繁殖的温床,因为水源更干净。
至于苍蝇的研究,去年他参与高冈宏行博士和莫哈末索菲安博士所率领的团队出国采集黑蝇,总共发现了111种新物种,其中的一个新物种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为“Simulium cheedhangi”,他说,“我终于体会到人死留名的心情,以后就算我不在了,但是后世的人会因为这个苍蝇而知道我的存在。”
实习机遇,开始研究蚊子
目前在马来亚大学生物科学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员,曾致腾从事医学昆虫研究工作长达14年。他毕业自沙巴大学生物科技学士学位,2003年进入大马医药研究院的医学昆虫部门实习,之后获得该部门续聘成为一名研究员,自此他对医学昆虫研究产生了热忱。
曾致腾以在大马医学研究院负责的研究项目,获录取成为马大医学昆虫学的硕士生,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取得硕士学位,再继续攻读马大法医昆虫学博士,博士论文是研究猴子腐尸在各种生态环境所引来的法医昆虫种类,32岁取得博士资格。
以他现在的成就,很难想像他中学时代成绩平平,甚至考不上志愿大学和科系。“我想读营养学或食品科学,可是成绩不够好,被派到沙巴大学海洋系,我父母对这个科系没有概念,怕我以后去跑船,每天打来催我转系。”经过一番辗转,他被分派到生物科技系,“那时的日子也过得浑浑噩噩。”
真正的转捩点是去到大马医药研究院实习,“我是拿著好朋友的名额进去的,他的成绩非常好,很多单位要他,最后他选择去新加坡,而把这个机会让了给我。”曾致腾被分派到医学昆虫部门,人生际遇从此改写。“他们会给每个实习生一个微型项目,而我的研究题目是蚊子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因而开启了他对医学昆虫研究之路。
在西马,蚊子研究人员不在少数,反观东马,却很少有研究人员建立那边的研究数据。近年他积极投入东马的蚊子研究,“西马的数据无法套用在东马,因为当地人民使用杀蚊或驱蚊的产品与习惯与西马人不同,当地蚊子的抗药性也将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半途而废,等于浪费资源
曾致腾是论文产手,他在取得博士学位的时候,已经发表60篇研究论文,迄今总共累积发表了124篇。他从大学毕业开始就立志当上教授,而论文产量是他升上教授的指标之一。
去年9月,当时38岁的他荣获“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之“学术领导与成就奖”,表扬他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卓越表现。得奖的当下,他感到很兴奋,也尝到了荣誉的滋味。然而,他说往后的日子还是要照过,他继续投入研究实验,“不过我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对社会更要有责任感。”
曾致腾坦言,现在自己很少亲自做实验,大部分都交给学生们做,当学生碰到困难,向他请教时,就是他学习的机会。“他们是我的手手脚脚,批阅他们的论文,我会掌握最新的研究方向与发现。”可是,他也忠告时下的学生,要坚持自己的道路,不要半途而废,“我们投入很多的资源去栽培一位科学家,半途而废等同白白浪费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