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相署部长南希苏克丽透露,我国每年负债人数不只逐年增加,而且也有年轻的趋势。譬如,依据官方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共有1万2381人被判破产,至于2013年,全年共有2万1987人被判破产。而今年首6个月,25岁以下的破产人数已达579人,远远超过2013年的208人,显示年轻破产人士有所上升。
根据大马报穷局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2014年6月,共有13万4550人宣判破产。其中,因车贷破产的人数达3万6104人,占26.83%;其次是房屋贷款,达17%,人数是2万4115人;排第三是个人贷款,人数是2万1589人,占16.05%。
负债人数高升及年轻化,除了涉及的个人没有良好的理财观念外,或许也跟我们的社会结构,以及发展政策息息相关。尤其,在破产人数中,车奴及房奴成为两大破产者,而其中因车贷破产人数,竟然还比还不起房贷或个人贷款而破产的人数高。
这现象除了反映,之前宽松的借贷条例,导致许多没有偿还能力者,尤其是刚毕业投入职场者,可以轻易获得贷款外,或许也跟政府多年来,为扶助本地汽车制造业,推行的国家汽车政策一脉相连。譬如为了保护本地汽车生产商,政府通过向入口汽车征收高额的税务,使到本地的拥车成本高升,而这成本最终是由购车者来承担。
然而,长久以来,以出口经济为导向的马来西亚,为了令出口产品拥有竞争力,而通过各种措施,如打压工运、引进大批外劳,更使到迈向高收入的经济转型效果不彰,工人的薪金调幅,永远低于实际的通货膨胀。这最终使到人们可支配的收入日益萎缩,而高昂的车价,则是压垮借贷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除了车价问题外,更深层的另一个问题是,为何汽车会成为人们,尤其是城市地区许多打工一族的交通首选?这又会否是跟我们的公共交通不完善,城市的规划发展,以汽车为中心来设计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