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社》在8月13日刊登首相纳吉上任100天的文章,访问多位评论人点评纳吉续任首相100天的施政成绩。
得出的结论是,维持国家稳定和国民团结是纳吉最大的挑战,因为多元社会在第13届大选后出现分歧。
评论人认为,纳吉必须凝聚和团结各族人民,让大家以马来西亚人身份自居,淡化族群和宗教差异。同时,也提出纳吉兑现大选承诺的重要性。
505大选后,人民对纳吉的印象似乎在褪色中,有别与2009年4月刚上任的鲜明和突出。当年“一马”喊遍全马,一号食指是流行符号,“一马”旗帜到处可见。
各种各样的转型计划,从政府、经济、政治和社会等,过去4年转了多圈,是时候验收成果。大选至今,纳吉的媒体曝光率和见报率比2009年刚接任时少了很多,缺乏令人影响深刻的政策性宣布。
首相的新闻发布会场数也明显减少许多,不像往常出席活动后都向媒体发言和接受记者询问,同行特别期待采访纳吉的新闻发布会。通常他只在巫统和国阵最高理事会会议后才召开。
根据公正党国会议员沈志勤的统计,纳吉过去100天发了30则推文,当中只有4则(或1%)推文关乎新政。社交媒体成为另一个对外窗口,不过,这不该成为主要的讯息发放管道,否则予人一种避重就轻的感觉。
纳吉令人忆起的百日施政,或许只有两项,即宣布由朝野议员组成的国会遴选委员会以监督选委会的运作,以及成立4部长的委员会,处理令人焦虑的罪案上升课题。这仅能满足少部分人的期盼,人民的愿望单还长的很。
我们对国家的内忧外患感到不安。外有低迷的经济环境,内有种族宗教保守主义者见缝插针、人才外流、治安败坏,以及行政和政策失误等。这些扣分项目,侵蚀人民对政府的耐心,削弱民众对首相的信心。
这边厢,极力对外推荐全球中庸运动(GMM);另边厢,国内的中庸指数则每况愈下,动辄以捍卫种族和宗教名义讨伐对方,盲目扫射,风声鹤唳,惊慌的人总是疑神疑鬼。
早前“国民大和解”建议似乎进入冷冻期,如今应该解冻启用。“华裔海啸论”不知不觉的在马来社会和官场发酵。尽管没有公开认同,默认者还相当多。这是令人担忧的现象。
另一方面,民联领袖不客气批评纳吉连任百日的表现。行动党国会议员王建民以“3D”形容,即是表里不一、瘫痪与毫无方向。公正党的沈志勤则认为,纳吉遭保守派架空,失去方向,国家仿佛进入“无人驾驶”情况。
巫统党选和鹰派崛起是常见理由,实际的情况可能比想像中复杂。纳吉过去的低调,或有其原因和计算。
此时,内长阿末扎希的高亢与高调,更凸显纳吉的文静和低调,切勿“优雅的沉默”。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党内无派才千奇百怪,更何况掌权56年的执政党。
人民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追求有形和无形的安全感。偏偏,安全感离我们越来越远。纳吉和团队明白处理事务轻重优先的重要性,但实际运作却有另一套标准。大家看在眼里,心中已经打分。
期盼纳吉尽快走出自己的路,诚恳地落实4年前的承诺,别让“以民为本”变成苍白口号,“绩效为先”沦为空洞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