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攘攘多天之后,民联实权领袖安华终于宣布,不杯葛国会开幕。
对于民联当选领袖是否应该杯葛国会开幕的问题,民联领袖之间有不同的意见,连支持者之间也争论不休。
但随著下议院议长班迪卡发出狠话,国会开幕当天若不出现,以后就不需要再出席国会的活动,半年后议员资格也自动失效。此后,民联在这个课题上,也没有太多的选择,最终只得乖乖就范。
班迪卡这招也够狠,但民联应该感谢班迪卡,间接解决了民联领袖之间其中一场纷争,若没有议长的狠话,杯不杯葛的问题还不知道要争到何时?
到今天为止,还是有不少激进的民联支持者,认为应该继续通过街头集会,以向政府施压。更把那些认同出席国会的民联议员,当成背叛了支持者。
其实,支持者不应对那些准备出席国会开幕的民联议员,过于苛责,也不应该把街头视为唯一的抗争路线。
国会是不是橡皮印章?可能是。任何政府法案,国阵如果真的要通过,从来不曾失败过。即使是2008年大选,国阵2/3的多数席被否决之后,民联还不曾成功阻止任何法案通过。
最好的例子便是关于莱纳斯稀土厂或自动执法系统有关的法案或动议,民联议员再激烈的反对,结局依然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但是也不能说,在提呈一些不得民心的法案,国阵国会议员没有面对压力。还是有一些法案,国阵因为顾及民怨,迟迟不敢提呈,消费税法案便是其中一例;过去5年,一些法案提呈后又撤回的例子,也不时发生。
更重要的是,民联已经掌握否决国会2/3的优势,这对民联而言,其实是非常重要的筹码。从2008年开始的5年中,国阵不曾修改过联邦宪法,正是因为国阵失去了2/3。这对于我国1957年独立以来至少55次的修宪纪录来看,这还是相当罕见的。
如果民联因为选举失败,放弃议会抗议路线而选择走上街头,不管理由是什么,在我看来,这都是不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