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茄子深受本地市场喜爱,要种植长茄并不难,但要种出好吃、有品质及尽量减少农药的长茄,就必须合理的应用农业科学,才能确保产量及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
本地种植的茄子包括市场上比较常见的长茄及比较少见的圆茄,两者无论在外形及口感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长茄外观粗长呈条状,但果肉较软,因此多数适合用来烹炒。圆茄外观则如其名,偏向圆球、扁球或椭圆球形,但口感较硬,因此较适合用来炖汤烹煮。
丰隆农场有限公司董事黄世霖(41岁)介绍本地常见的茄子种类,来自永平的他,其家族经营的公司位于柔佛永平新港路,他与弟弟们从小务农,为了标榜低农药、高产量、高营养的栽培品种和技术,兄弟齐心,成功种植出饱满厚实,口感佳的紫色茄子。
每株结10多条长茄
该公司管理的农场占地90英亩,除了种植长茄,也种植其他农作物,包括圆茄、菜豆、苦瓜、黄瓜、老黄瓜、辣椒等本地及邻国新加坡较畅销的蔬菜类。
黄世霖透露,单是长茄的种植面积就达5至10英亩,视市场需求而定。
“茄子适合生长在热带及阳光充足的地区,因茄子本身就是十分喜欢阳光的农作物,我国的地理环境提供茄子优异的生长条件。”
他说,长茄从培苗、入土耕种到结果收成需时2个月半;其中,培苗需时一个月,种植生长则需时一个月半。结果后,长茄植株还会继续开花结果,持续约3至4个月。
“换言之,收成第一批长茄后,农家还是能继续有收成,每株最多能结10多条长茄,若是养分充足及气候适宜,最多也有30条茄子的记录。”
他解释,若从农科的角度来看的话,其实最理想是3个月,因长茄植株树龄越长,照顾的成本将会比初开花结果时多。
他举例,随著长茄植株的生长,叶子会越来越多,因此所需要的农药将会比初收成时多近2倍,但是结出的长茄则不会有第一次那么大及好,因此也不能卖太高价格,加上成本增加,算起来不划算。
“其实,开花时就能看出长茄植株能否获得足够授粉,结出A级的长茄。因此种植者可以先开始过滤剔除掉那些无法结出好果实的花,以确保品质好的长茄花能获得足够的养份。”
黄世霖举例,一般上,长茄花朵位于中央的花蕊柱若是高高长出,则有很大机率能结出长粗丰满的长茄;反之,只能结出较短的长茄。
“还有一种情况是结出的长茄外观变形或过弯,这多半是授粉不足,或者是被其他茎枝挤压所致,因此要时常巡视。”
雨季影响生长产量减
长茄产量受天气影响,若遇雨季,会造成光照不足,严重影响茄子的生长,更会减低产量。
黄世霖透露,去年12月中旬的连日大雨,造成其果园茄子产量减少50%。
他说,若遇到光照不足,会安排菜园工人将多馀的叶片清理掉,以便让长茄植株更通风及接触阳光。
“此外,高温及潮湿也较容易引发传染病。例如茄子最怕的青枯病,这类病菌是从土壤侵入根部,最终造成整株枯萎。”
他表示,为了减少病害的损失,若发现有长茄植株被感染,就要即刻清除,以免传染到其他植株上。
“此外,同一种农作物也不宜在同一片种植地不停翻种,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能妨碍病菌的滋生。”
市场价格依据产量决定
黄势超透露,目前市场上A级长茄的价格每公斤介于5至6令吉,较次等级的长茄价格则是每公斤3至4令吉。
他强调,市场价格还是依据产量来决定,产量低时,本地长茄价格一度上扬至每公斤10令吉;但遇到产量过剩时,长茄价格曾一度下跌至每公斤1令吉。
他说,该公司生产的蔬菜,主要是看市场需求而定,看哪里价高,蔬菜就销往哪里。
“我们所生产的蔬菜,每个月至少有50至60%是批发至邻国新加坡,其馀批发至新山、新邦令金、峇株巴辖、马六甲及吉隆坡等本地市场,但本地的分销商也有很大可能将本地分销的蔬菜输往新加坡,因此最高时超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