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蜂蜜营养价值高,是大马超级食品之一,但养银蜂业者基于大部份的国人尚未认识银蜂蜜,以致市场迄今仅开发“冰山一角”,冀望政府加强宣传与推广力度,让我国的养银蜂业更蓬勃发展。
养银蜂在马来社会已盛行多年,华人社会在逾10年前开始起步,有者以正业方式规模养蜂,不少以副业方式牧养。
同时,政府在多年前也关注到养银蜂业,包括在2016年,时任农业与农基工业部长阿末沙比里表示,该部将包装银蜂蜜成为我国独有的超级食品。
2018年,时任农业与农基工业副部长沈志勤指农业部已经在国际的平台上,向海外推广我国的超级食品-银蜂蜜。
然而,养银蜂业者却表示,政府近年在推动银蜂业的发展呈放缓状况,盼政府加强宣传力度。
霹雳安顺阿平果园园主陈朝进(35岁)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本身是在6年前在报章上,首次认识银蜂和开始搜集相关资讯及研究,3年前开始养银蜂。
“我在16岁开始务农,对属于农业的银蜂业深感兴趣,而且,银蜂蜜的营养价值高,所以,决定以副业方式牧养。”
他说,时下的人注重健康与保健,而银蜂蜜则属于天然保健品,没有任何副作用,长期服用可以增强人们的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所以,对银蜂蜜的市场潜能深具信心。
“尤其银蜂蜜含有16种胺基酸、生物类黄酮、葡萄糖、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对于降三高、改善睡眠品质或增进新陈代谢等都有辅助作用。”
目前,陈朝进将所抽取的银蜂蜜,以线上和线下双管道销售,即通过面书,以及亲朋好友之间的介绍。
他表示,尽管银蜂蜜逐渐受到各族的认识与接受,但我国的银蜂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无可否认,近些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人认识银蜂蜜,然而,整体上认识的人仅占一小部份,广泛的国人对银蜂蜜相对陌生。”
他说,政府在多年前曾大力推动银蜂养殖与宣传银蜂蜜,可是,近些年来在推动与宣传方面呈放缓状况,希望政府加强推广与宣传力度。
他相信,如果有加以推广将能让更多国人认识银蜂蜜,则养银蜂业自会在我国蓬勃发展,未来前景和潜能才会更受看好。
银蜂需养在无农药污染环境
陈朝进强调,银蜂需养在不受农药污染的环境,周边需有蜜源植物,以提高养殖成功率。
“附近不可以有人种植菜瓜类,瓜类的花最能吸引银蜂飞往采蜜,一旦农友喷射农药,银蜂就会被消灭。”
他补充,蜂窝附近若没有蜜源植物,养殖成功率和收成都会大打折扣。
因此,陈朝进在养蜂园周边种植不求收成、不喷射农药的植物,完全只供银蜂采蜜。
“我用3英亩的地段栽种属于中药的五叶荆条、杨桃树、水蓊树、黄金熊猫(金蒲桃),以及一些大自然花类,供银蜂采蜜酝酿银蜂蜜。”
他告知,银蜂来自森林,如果蜂园靠近森林区就不需栽种蜜源植物。
银蜂蜜和普通蜜糖分别在于银蜂蜜是发酵的蜜,属于酵素的一种。陈朝进则通常每两个月以仪器抽一次蜂蜜,平均每窝可抽1公斤的蜜。
“雨季蜜量会减少,主要是蜂群无法出外采蜜,反而食用窝内的蜂蜜。”
他指新抽的银蜂蜜难免会有杂质、蜂胶之类,因而会先过滤,才将新鲜纯正银蜂蜜装进瓶子,然后推出市场。
他说,银蜂蜜有很浓郁的香味,口感酸甜、有点呛,此外,一般蜂蜜比较甜和浓稠,银蜂蜜则较液状。
由于银蜂体型小,采蜜的速度不快,每一滴银蜂蜜都需要好几只银蜂花费不少时间收集,因此,他直言银蜂蜜很珍贵,值得大家珍惜。
银蜂虽不叮蜇人 但特定品种凶悍会咬人
陈朝进指出,银蜂也称为“无蜇蜂”或“无针蜂”,因尾部没有毒蜇,养者不必担心遭蜇伤,惟一些品种比较凶悍,会咬人。
他在蜂园养杜拉西卡(Thoracica)和依达玛(Itama)品种银蜂,当中,杜拉西卡温驯,抽蜂蜜时不怕被攻击,而依达玛则会咬人,惟没有毒性。
“依达玛可不是好惹,疯起来连我这个主人也咬到滋滋作响,抽蜂蜜时穿著全套防蜂衣,包括头部需戴上网罩。”
他说,普通蜜蜂与银蜂窝的区别在于蜜蜂的蜂窝外露,银蜂的窝则筑在树桐内,密封性良好,只留一个进出口,供蜂群进出。
“银蜂窝的价格视品种而定,依达玛的窝市价400至500令吉左右,杜拉西卡则介于900至1100令吉。”
他告知,如果养在靠近森林区需防范猴群偷食蜜和破坏蜂窝,此外,银蜂也有天敌,需预防蚂蚁潜入食蜜与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