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虻(Black Soldier Fly)这个名字咋听起来威风凛凛,但对多数国人来说这个名字却是非常的陌生,因很少人知道,这种看似黑色蜜蜂的昆虫对人类来说,其用途是仅次于蜜蜂的益虫。此外,它也是环保尖兵,不但零浪费,还是100%再循环的天然产物,幼虫期间食量非常大,可吃下相等于本身体重15倍的食物,这对于清理厨余及垃圾非常有帮助。经过黑水虻消化分解后的排泄物,不仅无味,也具有非常高的有机营养。
黑水虻是益虫的说法,是由于此物种自幼生长在满是细菌的环境,但至今都没有发现携带病菌,可见自身的抗菌性很好,不会成为传染病的源头,更能生产出抗生素。
其次,幼虫的食性较广泛且较大,较适合营养丰富、较为油腻且含盐量高的餐饮垃圾的处理,大量减轻动物粪便的处理压力。它也没有侵入人类生活环境的行为,不会给人类造成麻烦,是一种环境安全性很高的物种。
再者,黑水虻自身的营养价值比较丰富,具有高附加值的动物蛋白质养份,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简单来说,黑水虻具备比蚯蚓更具有弹性的大量处理有机废物能力,又能做为饲料及堆肥,但又不像苍蝇对人类带来传染疾病。
分泌素驱赶苍蝇
研究发现,黑水虻具备某种驱赶苍蝇及苍蝇幼虫的分泌素,让苍蝇不愿将卵产在有黑水虻的幼虫的垃圾或是废物中,无形中减少了当地的苍蝇数量。
投入黑水虻养殖、来自英国的尼克(34岁)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介绍黑水虻特性,及本身投入黑水虻养殖的由来。
尼克在大学时期热爱生物科学,毕业后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及朋友开始投入热爱的生物科学研究工作上,特别热衷于研究生物对资源再循环的能力。
他参与联合国到西非视察及研究时,发现了黑水虻在当地的广泛用途,回到英国后便与友人开始饲养黑水虻。
尼克养殖黑水虻有4年的经验,分别是英国1年及越南3年,今年2月正式进军大马,在位于士乃工业区附近的森德综合镇购置一间厂房养殖黑水虻,及利用它来生产有机饲料。
他透露,本身选择在大马养殖黑水虻,主要是因为黑水虻无法在摄氏16度以下的温度生存,因此不太适合温带国家,我国位处赤道,具有上述条件。
“之所以会选择柔佛州,因为柔州的农基工业及农业发展蓬勃,正好是黑水虻的潜在市场,加上当初选择这里投资时,获得依斯干达特区发展局(IRDA)及大马生物经济企业(Bioeconomy Corporation)的支持。”
尼克进一步透露,其位于士乃工业区的养殖厂每月能产出10吨富含蛋白质的有机饲料、3吨有机油及30吨有机化肥,作为供应给本地及新加坡的农场、家禽、家畜及水产养殖场。
“目前,基于所生产的有机饲料、油及堆肥都是半成品,还不能直接使用在务农及饲养禽畜上,必须结合其他原料才能混合成肥料及饲料,所以在价格上比外面的来得低。”
营养丰富 虫蛹制饲料
黑水虻幼虫用途广泛,除了可分解厨余垃圾,富含营养价值的虫蛹也可榨取油份作为喂养猪只饲料的原料,被榨干的虫蛹残余物则可磨成粉状,作为喂养鱼、鸡、鸭、龟及蛙等的饲料原料。
尼克透露,黑水虻幼虫的食量非常大,为期15天幼虫期间,可吃下相等于本身体重15倍的食物,对清理厨余及垃圾非常有帮助。
“经过黑水虻消化分解后的排泄物,不仅无味,也具有非常高的有机营养,作为有机堆肥的原料的同时,也能减少垃圾及粪便的臭味污染。因此黑水虻可视为是0%浪费,100%再循环的天然产物。”
他说,该厂是柔州养殖黑水虻先驱,透过州内约6间食品制造厂供应稳定的厨余及食物有机废料,作为饲养黑水虻幼虫的饲料。
“为了确保这些饲料符合标准成分,我们并不会选择从餐室或巴刹获得厨余,因为其数量及成分不如工厂所生产的厨余那么稳定。”
成虫仅活7天 只喝水不进食
询及饲养黑水虻所面对的挑战时,尼克指出,黑水虻幼虫并不难养,基本上只要注意空气的温度与湿度、氧气是否充沛、及留意饲料的成份与份量即可。
“黑水虻成虫饲养是整个黑水虻养殖技术的关键又是难点,只有养好成虫才能获得大量的虫卵。”
尼克分享,与苍蝇不同,黑水虻并非把卵零散的产在食物上(指垃圾或是粪便),而是选择在靠近这些食物的地点,产卵比较集中,这也易于工作人员收集虫卵。
“一般上,黑水虻幼虫在孵化后的生命周期大约15天,之后会结蛹、羽化、蜕变成成虫,幼虫喜欢躲在腐植土,成虫却喜欢阳光。”
尼克将卵及幼虫安置在自己改装的塑料槽。至于羽化的成虫,则特别在养殖场后方设立一个外面套上泥龙网或铁窗纱的架子,为成虫提供一个避开鸟及壁虎等天敌,又能获得适当的光照的环境,供成虫交配及繁殖。
他说,成虫只能存活7天左右,只需喝水,不用进食,一旦完成繁殖的使命就会死亡。
尼克坦言,目前位于士乃工业区的厂房规模太小,无足够空间安置更多机器及技术来生产能直接使用的有机堆肥及饲料产品。“未来我们考虑物色更大间的厂房,提供黑水虻养殖一站式的环境,以及提升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