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布我国11月通货膨胀率时,经济事务部长拉菲兹表示消费者是物价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他建议人民不购买不合理涨价的物品,以便让相关的商家自觉不应该随意调高物价。另外,他也提出:如果鸡肉的价格太贵,可以减少食用鸡肉。
减少需求迫使商家降价可行吗?这令人回想到前首相纳吉的“蕹菜论”,即2014年时,他为人民对于物价上涨时频频怪罪政府打抱不平。他反问为什么当蕹菜价格下跌时,人民却不懂得感恩政府。纳吉的“蕹菜论”随即引起网民的反弹,抨击他不懂民间疾苦,有者更制作梗图讽刺他的言论,一时间民情汹涌。其实领土曾遍布世界各地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也同样面对百物价格上涨的问题。
上周六,英国首相苏纳克在一家慈善机构当义工为民众送上早餐时向一名无家可归的男子询问他是否“在商界工作”,是否想进入金融业,引发了外界批评,称他似乎与普通人脱节。
苏纳克曾在高盛投行任职高管,他与妻子共同拥有的净资产达7.3亿英镑(39亿令吉)也使他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富有的首相。原以为当义工为流浪汉派发早餐,可提升声望,却因为不敏感的提问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另一边厢,拉菲兹也以自身作为例子,提出不买“贵咖啡”的言论。他说只会花费3令吉左右购买咖啡,绝对不会买10或11令吉的咖啡来喝。部长的言论看似有理,也许他也想营造亲民的效果。然而,我们必须厘清价格与价值有别,价格高不代表贵。
首先,通货膨胀可分为成本推动型(cost push)和需求拉动型(demand pull)两种。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受到干扰导致原料价格上涨属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进入后疫情时代,各行各业步入复苏阶段,需求有所增加则会使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更为明显。另一方面,在考究供需的经济问题上,我们需要理解,作为我国人民最便宜的蛋白质来源,鸡肉是一种“刚需”(inelastic demand)。
鸡肉与部长所提及价格更高的精品咖啡有别,后者是奢侈品,绝对不是“刚需”,可有可无。相比咖啡,一般家庭花费在鸡肉占收入的比例会更高。况且人民在短时间也不可能马上可以找到替代鸡肉的蛋白质来源。因此,可以获取替代品的易难、商品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在该商品上的花费占收入的比例,以及对物品价格反应的时间长短是影响消费者对物价弹性(elasticity)的四大因素。
价格不等于价值
对于部长不买“贵咖啡”的言论,我在《股市里数字和意义》一文中以五星级酒店和三星级酒店解释价格不等于价值。
因此,精明的消费者不会单单以价格去判断某物品或服务值不值得买,更多的考量在于性价比。当然,经济的理论都需要假设。以消费者是有购买力及理性的作为前提,在考虑买普通品牌的球鞋还是名牌球鞋时,肯定会选择后者。仇富心态的人肯定会质问为什么有便宜的不买,要买贵的,问这样问题的人肯定忽略品质和耐久性而只看价格,毕竟如庄子所言“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当然,这里并不鼓吹购买名牌,而是阐明对于理性且精明的消费者而言,价格不代表一切。
总而言之,呼吁消费者减少使用某种物品或服务无异于“杯葛”,是治标不治本的的做法,对国家长期的经济成长毫无帮助。以滞后(lag)的价格为统制品设定顶价也会迫使商家为了避免血本无归的情况下,宁可选择不卖特定商品,而使市场的供应更加吃紧。以鸡蛋为例,一旦农民暂停生产鸡蛋,需要至少数月的时间才能恢复供应。
政府宣布降低价格是一时半刻的时间,然而要商家恢复供应则是耗时耗力的大工程。商家也是人民,政府须更深入研究结构性问题,才不会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也可以避免最终商家和消费者双双沦为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