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全国大选正式开锣,今次全面聚焦中央的选举,已不再是昔日的两线制或顶多三角战那么简单,而是多党、多人积极参选的史上大乱斗。以往只会在东马两州才会出现的多党竞争,目前却也成了全国大选的常态。
除了国阵和希盟,以及国盟这三大政治联盟基本形成鼎立,马哈迪领导的祖国行动联盟(GTA),以及西渡的民兴党也不枉多让,皆有策略性地安插候选人。前者可想而知基本以马来穆斯林多数选区为主,而源自沙巴的后者则倾向于多族裔,可被视为多元政党的另一选择。
当然,受不受落还得看各路选民如何抉择,毕竟双方(斗士党等和民兴党)都曾在1月首试牛刀,于柔佛州选中派出候选人角逐,不仅铩羽而归,甚至连按柜金都全盘保不住,捧得一鼻子灰。
由于国阵,乃至希盟和国盟等,都相继执政并有一定的参考与衡量,今届大选又时逢首次拥有如此多党和多人争相角逐的情形出现,于是投党或投人又浮上水面成为热门争论;是否应该多看重在候选人的背景和专业等素质做衡量,多于直接认党徽而不顾一切,让阿狗阿猫也能躺著赢?
然而现实往往事与愿违,正如同不少评论人已作出的讨论那样,投党即投人,投人即投党,凡代表政党出征的候选人,若高呼投人不投党也根本不切实际,是伪命题。当然也有现实主义者,直指根本没有投党或投人的问题,毕竟执政中央的游戏很简单,即是国会议席上得凑得多数过半,否则什么都是假。
所以,选举就是场零和游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要坚持改变就必须全部all-in,把某政盟的候选人全数送进国会最好不过。
然而,经历了4年有馀的政治动乱和不稳定状态后,选民的智慧可能已更胜一筹,不甘只是一盏省油的灯,岂会甘之若饴照信不误?也因此,据闻不少人决定省时省力不投票,反正哪个政党都不是心头好,干脆不投也罢。这当然是针对在外的游子或打工族而言,至于那些深耕或久居本地的选民,如果遇到一堆烂苹果的境地,大可投下“堵烂票”,即废票以示不满。凡政党者,当然视此类人士如粪土,甚至根本毒瘤专来破坏的。
投人不投党?
不过,正如学者曾庆豹近日文章所论,低投票率对某些政党有利,但鼓励高投票率也存在一定风险,毕竟当下出来投票的也未必会投你,所以“含泪投票”成为一种折中,即选民是否会选择“原谅”,回来投你一票。不过亦不可忽略有一类人,也会山长水远回来投愤怒票,这与废票的选民不太一样,这种选民会回乡投另类选择或回流票,这样那些吃老本的政客反而会担惊受怕。
如果不想含泪,也信不过既定盟党的,我国反跳槽法制定后,选民反倒能安心投独立人士一票,而不必担忧如昔往一样,被独立人士出卖和三级跳,反倒像是回到了我国建国初期,选民真正投人不投党的精神。这也是为何,今次大选会有如此多独立人士参选的原因所在。
不过现实而言,会这样选择的选民毕竟不会多,一般迄今也只有东马才有类似个案,惟差别在于这些当选的议员,以前皆可带球跳槽过档。至于要投党的,那选择可多了,惟政党不受跳槽限制,随后可以选择加入任何政治联盟,若你真想投第三党,功课最好做足,否则包不买账。
那么多的选择,那么多的方式,任君选择,或许就是今次大选的意义的所在,而我国可能即将迈入选举出多党制的新常态,没有任何政盟将持续一党独大的局面,伴随著的亦可能是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但无论如何,你的民意与投票权都同样重要,选后也要谨记负起相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