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会是这种结果。接下来其他巫统领袖的贪污案,十之八九也会无罪释放!”
在本月1日,上诉庭驳回控方,裁决政府欲充公巫统、马华妇女组和另7造的一马公司资金的上诉案败诉,意味著这些政党和公司可保住总数逾1亿9290万令吉的资金时,许多人不约而同发出类似声音。
根据上诉庭法官表示,由于控方无法证明,这些资金与一马发展公司(1MDB)资金遭滥用一事相关,所以最终驳回控方上诉。
当然,作为平民百姓,大家都无法知道究竟所有呈堂证供详情为何,也不明白所有司法流程的正当程序,只是内心单纯觉得——当初改朝换代时,换了执政者,终于可以透过司法稍微看到国家领袖涉嫌贪腐的一面。会被控诉肯定有理由,就算判决未出炉,内心早有专属衡量正义的一把尺。
原以为在希盟执政下,这些案件能在新官上任的魄力下,早日看到判决,孰不知漫长的司法程序躲不过政治斗争的脚步。去年希盟突然崩离,换上了国盟,渐渐地,这些执政党领袖涉及的案件也开始有了微妙转变。
最令人诧异的是,前联邦直辖区部长东姑安南涉嫌向2名商人各收取超过百万令吉的贪腐案,最终都突然出现重大转折,东姑安南在不同案子都获得释放。
原本罪名成立的案子,最终却因控方无法提供关键性证据,才让这名在法庭上不讳言“身家高达10亿”,但从未申报资产来源细节的前部长,成功在上诉庭翻案,避开了法律责任。
控方举证能力
这不禁让我想到今年推出的一部韩剧《Law School》。这部韩剧以法学院为背景,透过法律系教授涉嫌杀人事件,进而呈现出缜密的推理细节与扎实的法律知识。
尽管韩国法律与大马不同,但有些基础观点依旧令人深思,包括主角教授说了这句话——身为刑法教授的我,从未教导过学生法律是正义的。带来正义的是,法官基于无罪推定主义及证据裁判主义,所做出的公正权衡。
也就是说,就算法律制定后,也未必会为众人带来绝对正义。不过,一旦法官能奉行法律精神,不受社会舆论影响,依据所有在庭上提呈的证供公正地做出判决,这至少就是“相对正义”。
还有一句话也心有戚戚焉。“存在怀疑的话,对被告就是有利的。”
看到这些后,内心有部分纠结释怀。与其质疑法庭的判决,倒不如先去研究控方为何无法拿出更有力的证据,才导致被告总有办法在看似表罪满满的情况下,最后能无罪优雅地离开法院。
如果法院是公正的话,那么人民就可以合理怀疑,反贪污会或总检察署等单位的执行能力不足;如果这些执法单位的确尽力搜证,却始终无法让嫌犯定罪的话,那就可以进一步合理怀疑,究竟背后是涉嫌更多政治利益勾结,还是这些执法单位的管理者能力有限。
若是能力有限,那就应该换人担任;如果有特定政治议程,那就不要怪人民总是会对各种贪腐案件有偏见。因为对人民来说,不公平的法律审判,其实就是场无形的精神暴力。
别气馁绝望
从2年前纳吉被控上法庭后,人民几乎都以为这不仅象征新政府开始有肃贪决心,也意味著过往许多争议性案子如蒙古女郎、赵明福悬案等有翻案可能。只不过,去年“喜来登事件”爆发后,人民又开始懵了。
一开始是数学问题,再看转换成道德问题,最终却是一道必须自我安慰的哲学题。
而这道哲学题,似乎随著新首相上任后,讨论空间有更多无限想像。尤其近期前副首相阿末扎希因跌倒入院而无法出庭审讯,不禁更令人怀疑时机的巧合。
对大马气馁绝望吗?那又不必如此偏激。一马公司案件爆发那几年,政府不断打压社会运动,也对付相关报导媒体与人士,最终酝酿几年后,咱们不是在2018年看到新希望?
希望是个动力,也是个毒药。一旦以为改朝换代后国家从此就能健康茁壮,人民以为投票责任完成后就开始安逸,希望固然很快就会变质成为绝望。
守候国家不仅是不移民,更多来自不移民后决心一起监督,坚决不成为贿赂与贪污的一份子。若有这番坚持,两三年后,集体正义还是有望重来,到时能建立一个相对更稳健且自我约束力更好的政府,不就更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