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印尼一位进步的著名穆斯林学者在一支影片,批评有一些排他和偏激的穆斯林组织渗透大学生和年轻人,破坏印尼社会的和谐。日惹一间大学把该影片放上优管,结果引来很多支持偏激组织的网民去按“不喜欢”,最终该大学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把它删除。
很多人以为民主化等于自由化和世俗化,活跃的公民团体就会让社会更包容和开明、新闻自由就会带来更多元和进步的声音;然而事实未必是那样的。因为,我们可能会有“不自由的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不文明的“公民社会”(uncivil society),还有“仇恨的自由”(freedom to hate)。
可借鉴印尼政局发展
印尼这几年的社会变迁和政局发展或许值得我国借鉴。印尼民主化后,各个政党和政治人物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一再演变和不断重组,不同势力的合纵连横是政治写照。
伴随印尼民主化的是伊斯兰化,因为各股伊斯兰势力更善用民主空间来扩张他们的影响力。吊诡的是,一些印尼的世俗穆斯林还说他们怀念苏哈多政权,因为尽管他在政治上独裁,但在宗教上相对世俗。
印尼有不少推动进步议程的公民团体;但也有一些排他、偏激和民粹的非政府组织,他们也善于搞“社会运动”来施压政府和影响政局。印尼有大量的社交媒体用户,更为保守的党团和传教士善用社交媒体来吸引年轻网民,网军也常在社交媒体散播假新闻和仇恨言论来抨击政敌。
为了回应保守势力的挑战,印尼佐科威政府一方面收编一些保守派人士和吸纳他们的部分议程,另一方面则采取高压手段打压他们。印尼政府三年前查禁激进的伊斯兰解放党,日前也宣布查禁经常以“捍卫伊斯兰”之名来发表仇恨言论和宣导排他行为的伊斯兰捍卫者阵线。
改革不只是流于口号
这样的做法引起部分印尼维权人士和团体的不满,批评印尼政府“打压言论自由”和“违反人权”。然而,如果印尼政府视而不见,恐怕会纵容这些排他势力继续膨胀,让他们在民主空间宣导反民主精神的价值和利用言论自由空间来打压他人的自由,结果民主变成民粹、所谓尊重民意变成合理化多数暴力。
印尼政府以“威权的多元”来打压“不自由的民主”,可能反映了民主的悖论、局限和困境。回到马来西亚,以前巫统一党独大,很多人以反贪、争取民主、自由和多元等议程来团结不同的社会和政治势力来打倒国阵威权。然而,现在巫统不再一党独大,因此我们不应该还是停留在口号式的议程,而不去深化讨论改革的实质内容。
举例来说,反贪后,我们要的是怎样的经济政策、左倾还是右倾的、要加强土著经济吗、要推广清真商业吗?民主化后,我们要的是怎样的民主社会,相对世俗的还是更为伊斯兰化的?有言论自由后,我们希望那种社会舆论更为普遍,支持性别平权的还是提倡所谓家庭价值观的?不去思索这些问题,改革可能就会流于口号和形式,民主化后可能反让更保守的势力利用政治民主和言论自由空间来扩张他们的影响力,进而主导社会思维和带领政治风向。
空有口号但没有实质内容、只谈制度改革而忽略社会价值观的塑造,可能的下场就是更为保守的势力将会收割民主化的果实。换言之,追求民主改革是好事,但是或许我们不能只是谈制度上和形式上的改革,也需要深化讨论改革的内涵和意义。
应改变思维
另外,我们的思维也不应该继续停留在结合力量来打倒共同敌人的格局,而是应该去思考怎样的模式可以让不同的党团互相竞争也互相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推广更进步的议程。比如说,伊巫土如果成为稳定联盟,可能会有损少数族群利益;又比如说,诚信党伊党如果继续竞相伊斯兰化会让社会氛围更为保守;是不是可以有一个新的合作和竞争关系可以打破这样的局面?
一党独大的时代已经过去,各政党之间的合纵连横是新常态,我们需要新的论述、新的思维和新的策略来回应这些更为复杂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