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任何人类共同生活领域都需要一定的规范,否则很难想像社会如何正常运作。相关例子很多,如数学符号、交通规则、金融系统、度量衡标准、罗马字母键盘设计等便是。某些规范更是高度全球化,包括以上五者。当然,也有一些国家坚持特立独行,不愿“屈服”于国际通用的某些规范,如美国的度量衡制度。
然不管怎样,至少一国之内还是免不了设定某些规范,否则大部分集体互动根本无法进行。尤其当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越来越被科技缩短的今天,某些方面的互动也越来越频密和紧密,若无一定规范,会造成事物之间的衔接不良,影响讯息传播、工作流程、行政效率,甚至意识和价值的建构。
惟诚如最近某些人颇担心的:规范会不会破坏一些地方特色?乃至传统?说实话,的确可能,如语言便是。在本国,最明显的情况之一,即是各种方言的边缘化,乃至失传,这不仅发生于华人方言,恐怕马来方言和其他族群方言亦是。然若无规范的华语、马来语、其他族群语等又不行,毕竟语言并非仅用在私人沟通,还得用在各种大小“正务”之上,如学术研究和法律程序。
相对来说,一些非本国族群语,如英语和阿拉伯语的规范化,反而一向不成问题,毕竟其无所谓明显的“本土特色”值得任何人去“执著”。当然,若英语和阿拉伯语的在地化、本土化日久有功,难保民间未来不会渐渐产生性格鲜明的“马来西亚英语”和“马来西亚阿拉伯语”,以至开始有人对两者的规范化尝试抱有极大的忧心和戒心,甚至唯恐被“他者”同化。
有利有弊
质言之,对规范化抱有质疑、保留,乃至抗拒的态度以坚守本土特色,实属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协助人类社会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如此多样性有助于维持文化基因的丰富多彩,对人类长远的进化有其价值。至于其弊处,则可能会局限了特定群体的全球化动力和能力,因对一些国际化规范及规范事物的不熟悉,会令本身越来越脱节、落伍,甚至隔绝于世。
当然,追根究底,所谓规范,背后往往涉及权力,权力大者通常会成为规范的制定和推动者,权力小者则沦为被动者,若不归顺,就只能回避、反抗或自我封闭。惟历史上也不是没有权力相对小者奋力反抗而成功制衡强权之规范的例子,如16世纪的新教改革运动,颠覆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大一统,导致欧洲出现“规范外”的教会和政权。而新教改革所释放出来的政经文教能量对西方社会之现代化的推动,恐怕一点都不能低估。
总之,规范或不规范,其中所蕴含或夹带的利弊,著实难以片面或即刻说清,人们诚有必要慎重考量、取舍、规划,而非动辄诉诸各种条件反射式的意识形态“政治”操作,徒把道路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