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巫统(1946年)成功带领马来人向英国争取“保护马来人的地位”,且给予特别地位。于是马来人至上(Ketuanan Melayu)成了我国立国的主导思想。
在1948年通过的“马来亚联合邦协定”确定了马来人的政治地位;也给“马来人”下了定义。从那时起,马来人在法律条文下成为被保护者。这也意味著马来人在这国家占了主流地位。
当“马来亚联合邦协定”在1948年2月1日在马来半岛全面实施后,马来政党便成了马来人利益的保护伞,这些政党有巫统、马来国民党,以及后来的伊党。
拿督翁的错误判断
1951年巫统的发起人拿督翁脱离巫统,错误地判断马来亚人民已告醒觉,乃另起炉灶成立多元种族的政党,先是打出“马来亚独立党”,后易名为“马来国家党”。可惜时机不成熟,拿督翁败下阵来。导致拿督翁十分恼怒,决定在1959年的大选打出种族牌,也就在登嘉楼(伊党阵地)取得突破。但此时的拿督翁又走回种族路线。他也怪责陈祯禄及林苍祐倾向巫统,背离了他。这个失败意味著马来人并不苟同将这个国家的马来中心思想淡化和改变,即使是拿督翁也不可以。
1969年大选成绩,导致“513”事件。马来人感觉到他们的政治地位受到震撼,若不及时应对,恐怕会使马来人失去政权。513之后出炉的“新经济政策”正符合马来社会的需求,也就成为保护马来人地位的有效筹码。
之后的35年内(从1969年到2004年),马来西亚的政局虽有跌宕起伏,但历届大选都是同一个模具印出来的,一直维持在执政党与反对党之间的实力是70对30或80对20的局面。
可是当2008年的大选后,政局有了微妙的变化,反对党拿下5个州政权,而且首次有庞大的反对党队伍(82席进国会),这对拥有140席的执政党是极大的威胁。
马哈迪重蹈覆辙?
到了2018年的大选,再经过马哈迪加入反对党阵营(希望联盟),对原有执政党──国阵更是岌岌可危。
希盟虽赢得了政权,但在马哈迪组成他的内阁时,问题接踵而来,先是马来政党争取马哈迪改变统治模式,恢复马来主权的形象;后是在野党派人士和希盟成员合谋,以做出改变,就有了2月尾的“和平政变”。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内,希盟政权就此倒塌。
在这场斗争中,原本的主角只有两位,即马哈迪和安华,不料两人正在为谁将成为首相而起争执时,却让一位平日沉默的慕尤丁越位而上,他成了大赢家。他被扶起来成为恢复和保护马来中心思想的象征。
这之中有马哈迪的错误判断(以为他将会是希盟的唯一首相候选人),也有安华的诉求。安华希望他能顺利接棒。但为何马哈迪又迟迟不交棒又未列下交棒日期,这也使到安华如热锅上的蚂蚁。
如今我们从马哈迪口中得知,早前已有运动要他重组政府,但马哈迪没有配合,只好辞职,也就留下一个真空让慕尤丁晋级而上。
事情发展至今,马哈迪有必要解释早前答应过的交棒为何会生变?甚至为何安华不适合接棒?
在这方面,马来政党,如巫统、伊党不断指责希盟偏离一向以来的马来人中心思想体系,而在朝的马哈迪则要改组成超越政党的大团结政府。就在两者交锋之际,慕尤丁抢先上位,事件也进入了白热化。接下来的斗争不会是权斗的结束,恰恰相反,权力斗争正在方兴未艾。
今天所发生的事件,追根究底是因为马来中心思想被冲击,甚至被改变了。马哈迪的失败也许是另一个拿督翁的版本。虽然马哈迪从头到尾都是马来人至上的思想,也没有背离拿督翁的目标。只是因时代改变,他不得不做出策略上的调整。他的遭遇是否是“拿督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