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最近国内时局发展,很多人都哀叹——没事干嘛闹政变。
Bingo!这句话其实解答了问者的疑虑。
试问,希盟四党在政变前,真的都没事吗?大家在签署希盟协议时,真的心甘情愿臣服里头的约定?经过近2年的磨合,大家是配合越无间,还是早已认清底盘,决定分歧?
上述问题,相信没有人会否认。希盟执政以来,先不说对外推出的许多争议新政策,单就内部的磨合问题,就连市井小民也能一眼看穿。尤其首相交棒一事,原本就该是执政前拥有的默契,近半年这问题却常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党务间接成了国家事务包袱,这岂能不解决?
摊开底线重新磨合
所以,阿兹敏宁愿冒著千古罪人之名,也要窝里反往外找盟友。我想,他会这样做并非只是纯粹要对抗安华,更大潜在动机是他早已摸清希盟“面和心不和”的局面。
无论从爪夷文到首相出席马来人尊严大会,端出去的门面政策与各党核心价值都不太符合。希盟各党都面临一种集体胁迫式的情感绑架,但碍于“希盟精神”,每次只好对这个最大前提自我催眠,再用心虚粉饰的心态试图抚平外在的焦虑与愤慨。
简单来说,促成阿兹敏走险棋的原因,除了个人私利外,希盟推行的各种政策观感与党内精神有落差也是主要原因。而这个原因,马哈迪也必须承担责任。
胡适曾说过的一句话:杀君马者道旁儿。白话来解,若人家都称赞一头马跑得快,上面的人肯定得意,心态上当然会更拚命加鞭奔跑。只求往前冲,不顾旁人劝阻,结果不用说,这头马一定会跑死。
从马哈迪越过公正党的意愿,擢升阿兹敏为经济部长开始,就看得出马哈迪对他的特别眷顾。之后,无论是男男性爱短片事件,或阿兹敏私下会晤巫统议员等,外在如何将阿兹敏的可疑行迹高高举起,马哈迪对待阿兹敏却永远都是从轻发落。
最后,无论马哈迪对这场政变是否知情,他都逃脱不了纵容的积累责任。
不过这是后话,眼下最重要的是将各党的认知不合炸开后,如何吸取前车之鉴,将彼此的底线与原则完全摊开再重新磨合,才是重点。
再度赢得政权很重要,但再度放下歧见,找到彼此对施政的最大公约数,更是刻不容缓的事。否则只协商政治利益分配的蛋糕,却对制作蛋糕的合力精神视若无睹,最后蛋糕内迟早会跳出其他青蛙,“阿兹敏事件”随时会换个场景吹起号角。
让家丑外扬来公审
若平心看待,这场政变正好是场及时雨。就像照妖镜,让所有人一次过看透政治人物的底牌,了解各党为了政治利益能下探的龌龊底线,比起政府端出的各种经济数据,这才是更赤裸裸与接地气的中期执政报告书。
有疏漏就要正视去改,别像国阵长久以来秉持的精神,将问题扫入地毯下,那才叫伪善的执政方式。虽然目前谁主国家政权仍未定数,但希盟三党决定并肩作战,重新整合,比起其他著重在种族利益与一直想成为造王者的墙头党派,这样的处理方式无疑让人民更舒服。
当然,我更庆幸阿兹敏事件此刻发生。对很多人来说,以为大马实现政党轮替后,从此就能迎来国泰民安,种族共融——抱歉,这还只是整个民主政治进程的开端。在大马如此多元种族与宗教的背景下,政党轮替充其量只是打开了磨合的第一道关口。
但我庆幸的是,距离独立才63年,见证过当年成立马来西亚的长辈还在,从小学习西方民主制度的晚辈正崛起,记住历史脉络与当代民主的人交融在这个时代,从来都不是侥幸。不同多元思考的人碰撞共同面对这种事,或许就是考验大马未来民主健康进化的所需智慧。
与其闭门不谈家丑,不如让家丑外扬来公审。短期内这可能对人民与投资者来说很不堪,但越过了这个考验后,相信人民与政治领袖更能知道未来国家应该要前往的方向,那这个苦现在啃起来,也就不那么难咀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