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20世纪重大思潮之一,只是它的含义极为混乱,不论是资本主义或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均称他们是民主实践国,总的来说,民主已成为诸多美好事物的代名词,凡是冠上民主这名词的东西,均给人一种正面的观感,反之不民主则给人不良的观感,这已成了刻板印象。
只是,在政治学里,狭义的民主主要指一种人民以参与决定对整体人民产生影响的决策方法与过程,如经由选举、公投或游说来决定公共决策。其中,选举是最基本的方法,公投或公民创议则是较少用的方法,如大马自独立至今,便不曾有过公投,新加坡在1963年曾有过一次公投,只是那不是真公投而是假公投,因为选民只能选用哪一种方式加入联邦,而不是支持或反对加入联邦。
民主国归类5标准
也因为选举是最一般的方法,故只要一国有定期经由普选或补选或地方选举等,选出有任期的政务官与领导人,就可算是民主国家,或更准确地说是选举型民主国家。当然世界上约230个国家与地区中,有约120多个被归类为选举型民主国。只是,也不是所有选举型民主国家均是同一等级的民主国。至于如何归类不同类别的选举型民主国,则取决于归类所设标准,标准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会不同。
如经济学人情报单位EIU设定5个标准(选举过程与多元性,政治职能;政治参与;政治文化与公民权利)来把各国归类为:完整民主、有缺陷的民主、混合政权与威权国家。按这个标准,在2018年,大马排名第52,新加坡第66,中国第130。同时,大马也被归类为有缺陷的民主,而美国则是完整民主。这5个衡量标准,其实颇具主观,若另设标准是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
从投票率来谈,大马的投票率便一贯远高于美国。自1980年以来,美国总统的投票率均在50%上下,且胜出者通常多数票也只有约1%。据此而论,美式民主仅能说是1/4民主。在地方选举方面,美国的投票率更低至20-30%,进而言之,美式民主还常被美国学者归类为金主体制而非民主。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史迪格里兹(Joseph Stiglitz)更开宗明义说美式民主是1%所有,1%所治,1%所享,而非什么民有民治民享。曾当过美国劳工部长的罗拔列治(Robert Reich)更说,美国是寡头政体(见挽救资本主义一书,2017)。也有人写专书说,美式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而非多数人的民主。
若以多元性、投票率与政府职能衡量,大马应比美国得分更高,如大马活跃政党有近20个,而投票率也常在70%上下,远高于美国。就政府职能而论,美国联邦政府,也日趋低效率,甚至出现有制约无平衡的否决政体(语出著名政治学者福山Fukuyama)而非什么制衡。这样低素质的民主也被归类为完整民主,其主观与倾向也未免太过露骨,可见主流媒体与学术界也是既成体制的一部份。
代议民主制的矛盾
所谓民主,按字面意思解,应该是人民的统治,也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只是,实际上的民主已非人民直接参与决策的直接民主或统治而是选出代议士为议政与制定公共政策的代议民主。这就出了一个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矛盾,特别是代理人未必是称职或忠实反映民意的问题。
进而言之,什么是人民?是指每一个人?全民?平民?不确定的多数?从实际角度来看,有去投票的成人选民才能算是有效的人民,其他不去投票或没有投票权的人民,顶多是无效的人民。若投票率只有约50%,且胜出者仅得到约26%的票,这算是人民的统治吗?这里还有一个民意代表未必真不受特殊利益集团影响的可能。
实则,现代民主基本上已是种利益集团政治,而利益集团有大有小,有权有势与无权无势都有,在实际政治过程中,有权有势的利益集团多具有额外影响力,进而使公共政策偏向他们。此外,由于搞选举与竞选是件烧钱的事,这就使得权钱交易成为可能。
就选民而言,也有一个有限理性或是私利考虑的因素。理想地看,选民应是能从大局,长远可行的角度来判断其投票倾向,可这也涉及了选民是否有兴趣或意愿长时期与精神去研究公共议题与公共事务;若否,就只能只问立场不问是非地投票。据此而论,要打造高素质的民主,实非易事,特别是在多元种族、民族、语群、教派与多元意识形态的国家。
在这类国家,民主的多数决也就是人多者胜的服从多数的国家,常会出现多数者暴政的现象,以至内斗内耗不休,这也是何以,多数选举型民主国家,均被归类为非自由型民主之故,如大马。
民主成人为政治正确
在非自由型选举民主国,公民权利常受到打压如执政党规定同性恋、双性变、变性人(LGBT)等是非法的;甚至规定某类人只能信仰某宗教或某宗教的某一教派或某一类人是二等公民;从政治权利角度,某类人被禁当某类官职或是选区划分过于不公也是对政治权利的侵犯。据此而言,这些国家未必在其他方面比混合政权或威权体制更合理或更公平。
伸言之,民主即选举型民主,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治理方法,本身不是目的。只是由于冷战时期的宣传所致,民主已成一种教条,一种宗教式的信仰,而且是一元化的单一选项。除了从选举中获得政权外,其他任何方式均是非法的,这已成了一种人为的政治正确。只是随著形势的变化,这种教条已受到挑战,如来自中国的技术官僚治国论或称专家治国论与政绩正当性的挑战,这是个效率对程序的论战。
其实选举型民主本身也并非铁板一块,有多种理论与模式,如法国大革命时出现的极权主义式民主;19世纪流行的精英民主;多元精英竞争型民主(如美国的多头政体);1960年代新左派提出的参与型民主;宪政民主;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民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