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大年初二,国营电视台(RTM)的TV2华语新闻组,迎来马来女主播拉丝达,成为首位国营电视台华语新闻的马来女主播,缔造我国华语新闻界的历史。
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展现我国的多元语文特性,造就各族人才。网上有称赞声音,认为拉丝达的华语“流利又标准”、“中文比一些华人还厉害”和“这是真正马来西亚”等。
应持同等标准看待
同时,也有某些酸民添乱,总爱挑骨头。他们认为,有了马来主播,没啥好高兴,“华人没饭吃”、“饭碗被抢,找吃难”和“他们又有优先权”等。
这些负面偏见,甚至偏激的言论,必须马上停止,因为它对种族和谐与和睦社会,没有帮助。
我认识拉丝达,我们都是记者出身,曾在采访工作上接触。对于她坐上华语新闻主播台的成就感到高兴,这是她的实力和能力所在。
我相信她被选为主播,不是因为肤色宗教,或者单纯为了凸显多元特色,而是因为她的真材实料。管理层是依据她的专业,而不是因为她的种族。
华语新闻主播,特别是国营电视台,对主播应该有更严格的要求,不是一蹴而就。她自2011年开始在RTM担任新闻记者,首3年在马来新闻组和经济组,2014年转到华文新闻组,今年才坐上了华语新闻的主播台。
正常的职场竞争和升迁,最基本的标准是实力和能力。你若具备,不担心饭碗不保,若没实力,霸著位,最终亦会被淘汰。
有些酸民,发现杰出华裔取得重大跨界成就时,总会兴奋分享,突出奋斗史。我不是说,不能分享喜悦,但也应该以同样标准,看待所有事情。
1998年,NTV7开台后,理大毕业的方若琪成为马来新闻的播报员,尔后播报华语新闻和英语新闻。她有“三语主播”美称,创下大马新闻主播的历史。
当时,没人批评,反而一片赞扬声。这是20多年前的事情。
充实自己强化优势
此外,马来色彩浓厚的TV3,也在黄金时段的晚间8点马来新闻,有华裔女主播彭金菲(译音)。
还有,RTM的TV1国语新闻亦有华裔男主播杜瑞明。来自吉兰丹的他,曾多次主持大型官方活动,如首相出席的新春团拜节目。
除此之外,Astro Awani也有一位华裔女主播,Cynthia Ng,去年与另一名主播联合访问国家元首。
这些都是值得拥有的新闻从业员,凭著实力和语文能力坐上主播台。只要管理层秉公处理,根据能力和绩效行事,这就无关谁抢谁的饭碗。
关于友族学习中文,掌握华语的人数不断增加,而且是从小开始接触华语华文。
目前华小的非华裔学生占15%,人数约10万人。政府每年保送学生到中国学习和深造,回来后在玛拉大学和学院教导中文。
中国崛起和强大,中文的经济价值,水涨船高。我们必须强化三语优势,而非嘲讽,批评他人的成就,更不该从狭隘角度看待事情。
我们更应关注,近期华裔子弟三语能力下滑的迹象。过去引以为傲的多语优势,逐渐流失,变成平庸。
与其酸溜溜,不如充实自己,强化原本我们拥有的多语优势,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站稳一席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