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爆发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俗称武汉肺炎,虽然是从武汉开始,且绝大多数病例也集中在当地,但它已经不只是武汉的事,也不会只是中国的事。
当前,全球确诊人数已超过3000人,其中中国至少80人已因此身亡。中国以外已有13个国家出现确诊病例,感染人数料将持续攀升。武汉肺炎疫情引起广泛关注并造成民众忧虑,但迄今为止病原不明,而且尚无可抑制病毒的疫苗和专门的治疗方法。
中国措施
武汉早在去年杪就出现疑似肺炎病例,但事件发生两周后,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仍表示,无法确认病毒可“人传人”,并且相信疫情可受控制。然而,一开始被怀疑是疾病来源的海鲜市场在今年1月1日已被关闭,却仍无阻疾病蔓延,而且越来越多案例显示人们即便没有接触武汉市场或动物也被感染,证实了人际传播的可能性。
随著疫情日趋严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终于在1月20日打破缄默,公开表示以保护人民性命为优先考量,强调即时更新疫情资讯并强化国际合作,近日也成立了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防控。目前,武汉和邻近城市的两千万人口被隔离,中国政府陆续关闭公共空间和管制交通,并将差派更多的医疗护理人员到当地,同时增建医院以便在数日内投入使用。
不过,此时的“封城”举措有效性存疑,因为在中国官方宣布武汉肺炎可透过人际传播之前,疫情已经发生至少三周,病毒很可能早已在武汉之外传布,且新年期间人口移动的速度和范围大幅增加以致难以追踪。国外研究机构如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MRC全球传染病分析中心也估计,武汉的确实感染病例实际上远超过官方数据。中国官方因低估了疫情严重性和查处“传谣者”而为人诟病。
网络传言固然应受检证,但民众的焦虑其实不难理解。毕竟2002年SARS爆发并夺走数百人命时,中国官方的处理方式就被质疑不够透明和欠缺效率,这次疫情难免让人联想当时的情况。人们诸多的猜测和恐慌其实反映了他们对于政府的不信任。
国际反应
世界卫生组织于1月23日发布的声明同意局势紧迫,但不能下达武汉肺炎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结论。尽管如此,许多国家已实施防疫措施,尤其是对武汉以至中国游客进行入境检测,甚至直接拒绝他们入境,以及对确诊案例进行隔离并追踪接触史。一些国家如美国、法国和约旦等已相继要求撤离在武汉的外交官员和公民。
但是,问题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2天至14天)比一般感冒病毒更长,并且存在无症状感染的可能性,亦即没有相关疾病征兆的人们也能散播病毒。同时,病毒有可能变异并进一步扩散开来。这意味著,不知情的感染者其实可在病发之前通过关卡检测,自由地在不同国家穿梭。
不仅如此,病毒不会“分辨”国籍,限制陆客入境的举措或许可减缓疫情扩散,可是,各国从武汉撤侨的合理性不禁让人怀疑。虽然国家要保护自身公民的用意是可理解的,但既然无症状感染的可能性存在,各国若是基于安全不准武汉游客入境,又如何能确保自家从武汉撤离的公民没有感染或携带病毒?如果不带病毒的外侨可以撤离,健康的武汉市民却不准离开,这其实是不合理的双重标准。
在全球化时代,人口、科技、文化、资金、商品的流动已是国家疆界难以限制的,病毒也不例外。武汉肺炎的爆发,其实是又一次警告人类:我们是命运共同体。各国无论如何加强自身防疫措施,百密也总有一疏。要真正防止疫情扩散,不能只是自扫门前雪,国际间的合作,包括疫情资讯分享、病症研究、跨境管控等等,都非常重要。
当然,这次疫情无疑以中国最为严重,中国当局也有责任透明公布疫情最新的演进情况,而且必要时放下身段寻求国际支援。
例如,武汉的医疗设备供应已不敷使用,各种必要防具也面临短缺,这时重要的是能否加速捐赠配备和补给的输入,而不是防备“国外势力”的影响。
大马角色
马来西亚也出现了数宗确诊病例,但首相已表示不会阻止中国游客入境。可是,民间广泛担忧疫情在本地扩散,甚至出现了仇视中国的情绪,有者还发起了网上请愿禁止中国公民入境。这显示,本地对于政府处理疫情的能力和透明化程度其实也存在广泛的不信任。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谨记,病毒不会“歧视”或“偏好”哪个国籍,政策应以理性和科学为基础。
有鉴于病毒潜在扩散的可能性,加上症状可能不明显,以至较易广传,人们的担忧当然情有可原。然而,相比起SARS,武汉肺炎病毒的致命率较低(2-3%左右),因此像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虽严阵以待,却仍然将疫情对公众的威胁暂定为低风险水平。但是,大众媒体倾向以耸动的方式报道,制造了过多不必要的恐慌。
卫生部若与世界卫生组织下的各国成员保持紧密合作,遵守国际瘟疫防控措施守则,疾病蔓延应不至于失控。但政府需要确保本身反应迅捷并维持问责透明,即时更新最新数据和案例观察,让公众知情以及安定民心。政府当务之急是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教育公众对武汉病毒有基本的认知,以中国的情况作为前车之鉴,预先主动准备好对策,而不是在疫情变得严重后才作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