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在中国北京举行阅兵仪式引起巨大的反响。无可否认的是本次中国国庆阅兵展出的武器让人耳目一新,有数件武器是连美国和俄罗斯都还没部署服役的,例如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和无侦─8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
这些新武器的展示振奋了中国人。国庆阅兵当天,笔者在中国机场候机室等待登机,举目看到的中国人都打开手机收看阅兵式直播,同时隐约听见他们兴奋地说“中国强大了”。
对于本次的阅兵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一些人认为只有非民主国家才搞阅兵,殊不知法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国庆也会搞阅兵仪式。一些人则从军事迷角度研读亮相的武器有多厉害,或者是一些人研读阅兵的政治议程。
那本次的中国阅兵式跟马来西亚有关吗?答案是有的,既我国可以借鉴什么建军构想,这是我关切的问题。
今天看到的阅兵盛宴,是建基于中国政治和经济改革开放的成果。邓小平在80年代,对东亚和国际战略局势做出的判断是大国之间不会发生大规模战争,且爆发核子战争的几率很小。
有鉴于此,把有限和宝贵的国家资源优先投资在国防领域不是明智的决策,特别是国民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之际,极度需要资本的累积和投资。因此,当时邓小平提出军队要忍耐方针,国家资源优先投入发展国民经济。
然而,这不意味著军队完全被忽略。中国在这段时间,把资源集中投入在军事研发上。
资源依轻重分配
20年后,先期投入的军事研发开始收割成果。今天在阅兵式上看到新武器,许多都是在这20年之间开发出来的。而且,随著国民经济和制造业蓬勃发展,加上资本累积和市场翻了几番,为研发成果转化成军事成品提供了充沛的资金和工业基础。厚积薄发就是这个概念。
回顾中国经验,第一个总结是要优先搞好国民经济,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军事建设只能是空谈。前苏联和朝鲜一切以军队优先的“先军主义”,最终导致国民经济搞到一塌糊涂,甚至导致军事发展不进反退。
一个国家总会面对各种资源局限,没有一个国家拥有齐全和取之不竭的资源。清楚认识这一点,就决定了国家要把有限和珍贵的资源放在可以发挥其长处或必须优先获得照顾的地方,而不是求全,全部一起搞。
中国在过去20多年,鉴定了海空军和电子技术是优先开发的领域。北京制定了长期的计划,透过“引智”项目引入前苏联地区,特别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军事科研人才,然后依据收购外国公司和吸收外国技术等方针,一步一步夯实本国的国防军事工业。
同时,为了吓阻美日的武装干扰,中国鉴定了导弹是最为关键的吓阻手段。在此方针下开发的武器以精准度更高和突防能力更强的中短程导弹技术为代表,成果就是今天的东风系列中短程导弹百花齐放。
克制扩军欲望
东风─17、东风─26、东风─21D和东风─100就是按此思路下开发出来的成品。在中国看来,这些东风快递吓阻了美日的武装干预欲望;在美日看来,这是“反介入和区域阻绝”(Anti-access andarea-denial)武器,阻止了美日保护盟军例如台湾和菲律宾。
故,第二个总结是扬长避短。那大马的长处是什么?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北京在军事投入仍非常克制。如果北京想要与美国比肩,其大可提高军费,从目前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9%提高至与美国比肩的3.2%。然而,中国并没这么做。
翻查世界银行的资料,中国军费占GDP的比率低于新加坡、越南、缅甸、韩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和法国等。
为什么?因为中国一直强调和把自己定位成非霸权、非世界警察、防御性国家。按照此思路,即使你有这个财力和能力,但没有必要建设霸权、世界警察和侵略性的军队。
在有能力的时候,可以克制住自己的扩军欲望,这份定力不是每个国家领导人可以做得到。在穷光蛋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定力不花钱,变成比尔盖茨后,谁有定力不去花钱?
二战前的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就无法克制自己的扩张欲望,最终走向灭亡。二战后的美国和前苏联采取了军事扩张的政策,前者今天变成了军工复合体的奴隶,每一任美国总统都是战争总统,后者已成为历史,入土为安了。
第三个总结是认真论证对军队的要求。
迄今,我国没有认真讨论到底要一支怎么样的军队(即将公布的国防白皮书可能会回应此问题)。
之前有个富豪呼吁取消军队,有些人赞叹中国阅兵式而忘记了我国也有阅兵式,前朝政府则把军队看成是保安,官兵被安排上街巡逻防范罪案。依据我国的国情和局限,理想中的军队应该是小规模,但精锐、致命和可靠。小而精,是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