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致力推动两线制度的工程,此时此刻,如果林晃昇先生在天之灵有知,看到希望联盟替代国阵上台,入主布城,首次执政中央;他是高兴,还是感伤:我们得到之后,开始失去了什么?
身在民主的前线,晃昇先生想必认识,因为国阵在509兵败如山倒,华裔为主的国、州议席,也正是如此,得失参半:丰收之余,民间原有的那股制衡力量,因此大大地消减。
民间里高举民主的中坚组织,许多因此转向沉寂,噤若寒蝉。不但这样,不少独立自主的华团,如今也有不少执政党的党员了。举例言之,领导隆雪华堂的秘书处,如今是一位公正党党员。林晃昇先生看到这些,他是舒坦,或是黯然?
坚守底线的林晃昇先生想必不能适应了:那些学生运动出身的年轻领袖,何以愿意接受献议,得到朝廷的重用?有者甚至出任部长和副部长的秘书与助理。这么一来,年轻一代的声音,渐渐被集中在一处。
楚河汉界,阵线分明了,终身为民权上下奔走的晃昇先生,心里一定惘然了:一个个专事人权、宪法的法律明星和本科学者,如今怎么亦不例外,各站一边?卡巴星之子的哥宾星当上了部长,谁来替补他在公庭之上的狮子吼?
既然如此,灯下怀想,夜里细思,林晃昇先生必然心有戚戚,独自神伤了:今后小市民的日常生活和作业之中,万一遭到执法的不公乃至司法的冤屈,恐怕要自求多福了。
民主的理想,就是这么一回事吗?遥望这片土地一言难尽的魑魅魍魉,林晃昇先生苦苦地追问,世界怎么变得让他措手不及:那些本来志在揾事的枪手,他们开始急速转向,投靠对岸。
异议没有一席之地
尽管此乃个人的选择,但是,不幸的是,民意所思也为之淹没,再也没有管道申述了不同的异见。黑暗的夜空,再没有满天的星星,相互争辉,只有一轮单调的明月,映照大地。
那么,晃昇先生,怎会甘心这样的结果:每逢网络另辟蹊论,沆瀣一气的希盟拥趸和随扈,则赶在第一时间群起围剿,一哄而上,火力全开,尽情羞辱。深感压力之下,作者为了自保,唯有噤若寒蝉,不问时政。
犹糟的是,曾经反应一流的在野党YB,现在都掉落在希盟线上。听闻政策的魑魅魍魉,读及条例的嗤之以鼻,身份转移了,这些议员反倒力挺到底,似乎没有感受任何一丝民意的苦痛。结果,磨蹭拖沓,拉拉扯扯,一切皆一再(被)转圜。
何况,林晃昇先生知道,魏家祥既不是《延禧攻略》的魏璎珞,刘华才也不是高雄市长韩国瑜。思虑这些,马华和民政想要大步回来显然不易。怎么补给一系列所失之真空,十年光景是保守的估计。两线制离开这个国家是越来越远了。
注:本文为“纪念林晃昇晃逝世17周年公祭暨华教行”系列文章之一。由董总及雪隆董联会组稿,内容为作者观点,不代表组织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