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久旱逢甘霖,华文教育艰难的发展过程,罄竹难书,向政府求发展、求经费、求建设、求迁校等,通常得到的是冷漠与回绝,这就是政治的“傲慢”,也是华教道上的坎坷路。这回情况不同,令人“惊悚”,政府慈悲大发,一次过批准增建10间华小,柔佛及雪兰莪各占5所,另外6间微型华小获得迁校。就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人人皆大欢喜的同时,不得不心存怀疑。
这或许就是一场炫目的政治游戏,执政党评估了华社对来届大选改朝换代的涌动与暗流,特别是华文教育经年累月积压的不满一箩筐,不趁早处理,恐后患无穷,甚至可能威胁到一个政权的垮台,事关重大,执政者不敢掉以轻心。
教育管理失效
一个良好治理的政府,不应是临时抱佛脚,而应在大选来临前,公开展现他们过去执政4-5年对国家与社会作出的成绩单或“丰功伟业”,对华文教育亦然,这样才能为连任创造条件,赢得更多华裔选民的支持。如果又是画一个饼,让你再等等,却先要你大选关键的一票,华社是否这么容易健忘,曾经的“海誓山盟”,原来都曾经多次是“落空”的。
作为纳税人,应该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而华文小学的发展,却存在严重的偏差,政府的教育管理是失效的,是缺乏道德基础的。华人社会对华文教育的坚持与执著,通过各种途径筹款,以延续华小的生存与发展,这被比喻为是华人缴纳的“第二个税”。如果只等政府的施恩,华小不可能有今天。
2016年年末,国内超过800所华小未获得在2016年财政预算案下的拨款,引起轩然大波,教育部长玛哈兹卡力的回应竟然是罔顾承诺,要华小“有多少先拿多少”。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2015年,结果引起华社哗然。当然号称“代表华人”的马华自然成为众矢之的。
在人口众多的地方增建华小,以满足学生就近入学的要求,这原来就是政府应当履行的职责,但在缺乏制度化兴建华小的管理体制下,给政治留下了“傲慢”的空间,政府把增建华小的权力当作是政府的“馈赠”,以作为向华社换取资源的手段。如果政府对华小的善意是一贯的,选民不会打心里就视其为大选的“糖果”。
影响政治版图
华社的心理是矛盾的,政府的善意当然不希望是“白搭”的,就是“You help me,I help you”。问题是来届大选或许是马来西亚历史上一个极具关键的选举,马来人海啸的暗流潜伏与深藏,随时可能使马来西亚的政治版图出现大变动。这个历史契机,是否已经引发执政党对华人选票也可能同样出现海啸的忧虑,因此不得不提前“防堵”。如果选举的反风是华巫两股势力的结合,谁敢断言马来西亚的政治历史不会改写。
人死留名,这次增建华小,华教与政界先贤等有功人士获得“流芳百世”,沈慕羽、陈嘉庚、郭鹤尧等的名字被用以学校的命名,这个殊荣,甚为罕见。这是政府打自心里对华教的肯定,还是只为了讨好华社?如果是真正的要为华教领袖“立校”表扬。我们或许要问,为何没有优先考虑命名族魂林连玉的小学,其考量何在?标准何在?
1985年过世的族魂林连玉,其公民权在1964年被褫夺是因他反对政府实行单元化教育政策,13个华团在2011年联合发起成立“平反林连玉运动工委会”,超过260多个社团公开呼吁或在常年大会上通过议案要求平反林连玉,同时工委会也把6万多张的明信片签名在2012年提交给首相纳吉,要求政府平反林连玉,问题是一等就等了5年,政府还是“不动声色”,如果肯定华教,岂能无视华社对平反林连玉的期待与意愿。
华人社会对华小的情感是难以割舍的,1298所华小是华文教育的根基,华社坚持华小“一间也不能少”,尽管454所属微型华小,有些处于苟延残喘,生源极少,也不愿轻易舍弃或合并,原因是认为如果不捍卫,华小只会减一间就少一间,这是偏差政策造成的“恐惧”。事实证明,关闭华小容易但增建却难如登天。对马来社会而言,不成为问题,原因是政府有根据巫裔人口需求增建国小,对于没有学生来源的国小被关闭或合并,自然不会构成问题,也不会出现国小不足的问题。
差别待遇明显
华小与国小的差别待遇至为明显,民政党主席马袖强对于增建华小一事竟然“歌颂”为“这是政府对我国多源流学校和母语教育发展的坚定保证”,增建华小变成是政府的大恩大德,而不知这本来就是政府的职责。
目前这个“支票”已送到华社面前,在还没有看到增建华小的完整计划书、经费来源、规模绘制等细节前,华社无需过于雀跃。教育部并没有说明,这些新建的10所华小何时落成,并留下伏笔:“将依据国家经济及财政状况履行承诺”。
如果执政党的目的是要以“华小”换“选票”,不知道华社是不是心里存疑,或许只是政治的一场游戏,一场游戏一场梦,不知道是否在梦醒时,游戏也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