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风起云涌的五六十年代,争取设立独立大学被视为是华人社会的政治反抗运动,在那个不确定的年代,政府对华文教育与文化的打压激发华人社会的反思与自救,特别表现在捍卫华文教育的决心与意志。林连玉是代表性的人物,也是一个象征。象征“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也是争取民族权益不屈不饶精神的体现。
新纪元学院1997年5月获准开办,原是1980年南洋大学关闭及1982年独立大学败诉后的另一个精神“移转”,火种不灭,希望长存。
1967年教育部在没有征询民意就一声令下,规定唯拥有剑桥文凭或马来西亚教育文凭的学生,才能出国深造。华校生的升学出路顿时陷入困境,简直就是扼杀华教的发展。为了解决华校生的升学问题,倡议独立大学的呼声成为华社的共同意志。
再穷不能穷教育
1967年12月7日,当时高师职总主席陆庭谕在马六甲所召开的中委会会议上,首度提出创办一所华文大学的建议,他指:“有道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助自助,唯有自力更生,存在才是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创办一所华文大学。”
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除了小学、中学,不能独缺大学。2014年的统计华文小学有1295间,华文独中60间,华人社会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倾全力慷慨捐输,尽显华人“再穷不能穷教育”的价值。
政府对华教不怀好意,马华无所作为,从1956年的“拉萨报告书”至1960年的“达立报告书”,面对政府对华文教育设下种种障碍与刁难,华人社会相信唯有自力更生,团结一致,民族文化才能延续,今天华小与独中的规模与发展,无不是华社涓滴成河的成果。
今天,新纪元学院的升格为“大学学院”,是一大喜讯,但是华社的回响与兴奋却不如预期般,是时代的改变,特别是私立大学及学院的林立,还是华人社会对民办大学的期许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执著”?
在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学额有限的情况下,私立大学及学院的创立在80年代如雨后春笋,许多财团纷纷涌进教育市场,以期可以分享教育市场盈利的一杯羹,参与者很多还是地产的发展商,企业通过房产与教育的集合,除了让土地增值,也为房地产的销售创造有利条件。
大学重质量非外在
靠华社力量创办的新纪元学院(民间)属于非盈利机构,其与财团设立的私立大学以盈利为导向不同,但彼此都需要生源。当双方进入市场运作时,学生如何区分两者的差异?
如果论硬件设备与教学设施,财团的大手笔投入,民办大学或学院目前是难以与大型的私立大学相比较。那民办大学的优势在哪里?口碑在哪里?理念在哪里?精神在哪里?价值在哪里?这是关键。
教育家梅贻琦1931年12月3日到北京清华大学出任校长时就在全校大会上指:“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非有大楼之谓也。”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博士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培养一代一代人的质量”。
马来西亚近万人的大学如英迪大学、精英大学、双威大学、世纪大学、UCSI大学等都是私立大学的佼佼者。其课程的多元、完善的设备、强大的师资、健全的管理等都值得民办大学向他们看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私立大学的运作模式,在以盈利为导向的前提下,充满商业意味。教育的本质与理念,很少在这些大学被强化与贯彻。今天大学的招生策略,更多的引导是告诉学生,将来的就业机会。学生选择科系的动机更多的考虑是今后能赚多少钱?成大业固然重要,但完全忽略教育的精髓在培养一个人的人格素养与道德,也算是大学的失职。
教育是一份使命
台湾前教育部长吴思华教授就指:在许多有关于大学发展的讨论中,“大学精神”与“大学何价”常被视为两个对立的概念,这是不同层次的问题,但对每一位在大学服务的大学人(包括教师与职员),都应以大学精神为行事的准则,教育与学术是一份使命与志业,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名利,而是宇宙的真善美,这种精神其实是大学机构最珍贵的资产。
捐助中国汕头大学超过近百亿港币的李嘉诚,校园内没有他的雕像,也没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楼。但却可以在科学报告厅看到李嘉诚的一句话“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成为激励学生向上向善的座右铭。
“多元开放,成人成才;源自社会,回馈社会”是新纪元大学学院的办学理念,校徽的构图释放出“多元时代下的自由精神与独立思考”,这个价值必须在校园文化中逐步体现与融入师生的精神层面中。
可以肯定专业教育与培养人才固然是大学必要的机能,但更重要的是,每一所大学都必须找到自己的价值,也为它的学生找到价值。
寄望新纪元大学学院从这里启航与腾飞,为民族的文化传承担负重责大任,也为华社培养有担当、有理想、有抱负、有远见的新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