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7日《星洲日报》“星期日广场”刊载由香港报人撰写之《你能读出芈、薅、汆、渴马、耜?》,著者谓“汆”读作“吞”(标题及内文皆作“汆”),实是“氽”而非“汆”(“汆”之同音同调字,如“口吞”、“涂吞”、“錪”、“点肫”,俱属罕用字)。“氽”、“汆”二字,非常近似,极易混淆,乌焉成马。
“氽”与“汆”字, 《说文》皆无,二字约始于明代。“氽”,普通话念上声tUn,指漂浮之意。
参阅明代佚名者著《白兔记· 访友》:“浅水滩头,人水下一个坐婆来,这不是刘老娘!”近代作家茅盾《三人行》第十三章:“船的速度也减小,几乎像是顺著水人水”叶圣陶《倪焕之》九:“垃圾聚成堆,烂木头汆在一滨里。”
“氽”亦指一种烹调法,也称“浸炸”,是以慢火、温油(150度左右)炸制食物。
为烹调法之一
翻检清代徐珂《清稗类钞·饮食·人水猪肉皮》:“猪肉略泡,入沸油汆之。”近代刘复《手攀杨柳望情哥词·栀子花开十六瓣》:“情哥哥问我‘吃格啥个菜?’‘我末吃格油人水黄豆茶淘饭。’”
至于“汆”字,普通话读阴平声cuEn,汆也称“焯”chEo,亦即粤人所谓之“飞水”,为一种于烹调中初步热处理方式。
其法为当荤素原料治净后,将之投入沸水中(或略微一煮),以便去除食物中异味,供烹饪时进一步加工之用。
“氽”、“汆”二字,若以烹调之法别之,凡食物以慢火炸之,当为“上人下水”之“氽”tUn,若食材用沸水过之,则是“上入下水”之“汆”cu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