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2016年财政修订案?有人认为,这是旨在转移视线与话题的手法;因为,一向以来,我国中央政府均会在正规预算案外,再有1或2个追加预算案。既然追加预算案已是常态,修订与否,已是多此一举。
不过,这个修订版,倒是有些新动作,如外劳人头税向上调整,预计可为政府增加约25亿令吉;此外,个人的公积金缴纳额减3%,也可释放出约80亿令吉进入市场。其他如个人所得税减免,也同样可增加个人与家庭的可支配收入。
从这点来看,这个预算案的重点在于,刺激经济增长。也突显出,今年增长可能不妙。
实则,世界银行已预测,大马2016与2017年的增长率会低于2015年,本次预订案,也把预期的增长率,从约5%,下调至4-4.5%。
根据大马经济研究所(MIER)的调查,自2014年第3季以来,大马的消费者情绪指数(CSI)已呈下跌趋势。在2015年第4季,更跌至63.8的新低,而商情指数也不乐观。总的趋势就是:悲观。
全球经济放缓
我想,除了客观因素外,如原油价格跌跌不休,马币也随著走软,全球经济增长也放缓,中国更已进入新常态等外部因素外,本国内部也利空消息不断。
如一马发展公司(1MDB)、企业裁员、许多公司利润下降、银行存款增长率低于放贷增长率、房屋贷款条件收紧等,均会影响到普罗的消费情绪。这些不确定性自然也增强了消费者的不安感。
追根究底,国际油价下跌固然是主因之一,消费税钝化增长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因素恐怕比基本面起更大的消极作用。
旨在增加人民可支配收入,以期刺激消费与增长的策略能否凑效,我想作用恐怕有限。
主因在于,有75%的雇员公积金(EPF)的会员的月均收入在2000令吉或以下。在2015年,共有23万余人年满55岁;可是,其中有69%,公积金积累额在5万令吉以下,显示大马人的一般消费力颇有限。
补贴杯水车薪
在2015年之前,由于有多种补贴,还可减少生活负担,多些消费。可随著消费税的出台,进口型通膨与削减或取消各类补贴,消费力不足的问题已不能再加以掩饰而暴露出来。
进而言之,高房价、公交不便;人人得养车成为房奴车奴,也削弱了在其他方面的消费能力。
目前,家户债务已占到GDP的88%,在亚洲仅次于韩国,排名第2;这些家债中,房贷与车贷占了约60%。若不能把被房贷车贷束缚住的消费力释放出来,一般消费就缺乏可持续的购买力来支持。
在大马的GDP构成中,居民消费占了约53%,公共消费占了约13%,是增长的主力。
其他两大动力,投资与出口也欲振乏力。显见,内需也因用老了而变为“内虚”,无力再推动增长。
可政府又要坚持年度预算赤字与总债务不能个别超过GDP的3.1%与5.4%,以致得削减行政与发展开支,这也将削弱消费力。
既然公共消费有减无增,重担当然就落在居民消费了。这便是2016年修订的主旨。
只是,应指出的是,以大马的条件,其实不应落到这个“钱”途末路的地步,政府一味突出国际油价大跌的冲击,归因于这些外在起因,也含有推诿责任,图委过于人,以便掩饰本身长年理财不当与反腐不力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