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华社眼中是一项至高无上的民族事业,但对我而言却不仅如此,它是马来西亚这个独特又多元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的瑰宝。一旦丧失了,这个国家将会失去独有的特性,缤纷的色彩也会淡化。
可惜,如此珍贵的遗产不但没有获得官方的重视,华小、华中或独中多年来有减无增买少见少,长年来也面对师资不足的问题。一些在城市人口密集的地区,学校的规模甚至没有足够的学额供应新生,或者苦苦等待增建华校。一些被遗忘而没有发展的乡区地方,基于环境关系导致学校就读学生人数在一百以下的微型华小,苦苦支撑之余还面对搬迁与否的抉择而左右为难。
如果离开了乡区,乡区的孩子将何去何从?如果不搬迁,一旦错过良机(民间捐赠校地资金),以后真的到了没有学生的窘境,又要如何是好?这些问题都没有在政府的考量之内。
近日,副教育部长张盛闻促请华小董家协,不要为了拯救微型华小而给予家长和学生交通或生活补贴,并从其它地方转来一两名学生。显然张并不适合当一位全民部长。
霹雳州太平大直弄岛内有一间名为益华的华小,仅剩的两名学生于去年学期结束一同毕业,导致学校乏新生报读,而筹划多时的迁校计划仍无头绪,导致面临关校的危机。
捍卫华教运动情操
热爱华教的社会人士,包括教职人员因此而感到恐慌,因为在马来西亚有史以来,华小都是有减无增的。大家都担心,一旦这间华小到开学都没有新生报读的话,校内的工作人员就会被调到其他地区,到时候即使有社会善心人士肯捐地建校,都会因无人处理文件而导致这间华小的批文“不知去向”,到时候马来西亚又少了一间华小了。
事情传开之后,一群有义之士挺身而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物色和联络发展商寻求校地,另一边也不断的寻找学生来源为益华续命。
久闻在数十年前在马来西亚由民间发起的捍卫华教运动的情操,我当时并无缘亲眼目睹,如今却活生生地在眼前上演。而在数日前,全国学校都开学了,一名7岁的小孩报读于益华就读一年级,该校的命运得以延续。
目前的结果虽然并不是最圆满的,但至少也不至于去到最坏的地步。我相信冥冥中自有安排,上天不会关闭益华的最后一道门。只要那一股热爱华教的情操尚存于华社之中,益华最终也必定会否极泰来。
我曾经走访大直弄岛,发觉这岛屿上的基本设施不齐全,而在内陆码头处也有另一间华小,这些都是导致益华缺乏学生来源的因由。
岛民自开阜至今都过著无水无电的生活,岛上基设不全,政府完全边缘了岛民,忽略了国民应能享有的基本权益,缺乏适当的管理与维持之,导致这一个曾在最高峰时期超过3千人口的旺盛岛屿,至今只剩下约半百人口的地方。
华教之路在建国以来经历过许许多多的荆棘与崎岖,要不是华社的那一份情与义,华文教育早就灭亡了。而当华教面对校地、资金和学生来源方面的困难时,全赖社会人士挺身而出担起应由政府履行的重任。
教育、治国,是不能以供求理论及商业的准则来衡量的。只要有孩子的地方就要给予上学的机会,而不是把他们统统都赶到指定的地方生活。只要有学校的地方就必须确保充裕的资源供给,甚至设定软硬体设施的最低限制标准,而不是人少的地方就少给资源或供给残破的设施。只要有发展的地方就要保留地段作为兴建学校用途,而不是只顾买卖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