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马来人?他们为何称为马来人?根据中国古籍,在670-690代,曾有一位中国僧人义净到室利佛逝(Sri Vijaya)学习梵文与翻译梵文佛经,义净在其著作中提到,在室利佛逝的首府巨港(Palembang)(也译旧港)不远处,有一个末罗游(Melayu)国,地点为今丁(Jambi)(占碑)。从683-686年出土的古马来文碑铭中,也证实确有其国,且知道当时其国是用印度梵文作为书写文字。据知,马六甲王朝的创建人拜里迷苏拉,便可能是室利佛逝帝国的一位后裔。
只是,在中国古籍中,到18世纪前,末罗游是个地名,而不是文明或民族的称呼。学界有种说法认为Melayu这名词,有一个从地名演化为王族名称文化与艺术名,再延伸至民族称呼的历程。
大体上言,在18世纪前,它是指苏门答腊某些苏丹王国族裔,后再延伸至指习俗与文化。此外,Melayu也可指印度人或阿拉伯等各民族,与本地人通婚的Jawi族群(相当于华人所谓的峇峇,或中国的回族)。
它之用来指称民族,是17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发现,东南亚群岛的民族,与太平洋群岛,甚至是非洲东南边的Madagascar岛的民族,在体格、肤色、语言上,有共通之处,而把他们通称为马来─波里尼西亚人(Malay-Polynesian)。后在1880年代,一批以荷兰学者为主的学人把东南亚群岛统称为马来群岛(Malay Archipelago)或(Malaysia)。也就是,马来西亚的本意指马来群岛,较后又出现了Indonesia这字眼。在1928年,一群印尼民族主义青年,在椰加达发表了青年誓约(Sumpah Pemuda),其中提到,把印尼定名为Indonesia,且誓言要打造一个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语文的,以印尼语(马来语)作为国语的独立国。
西方殖民者定义
与此同时,在1920年代,Indonesia与Malaysia也曾当作同义词来使用,后因印度尼西亚这名词政治含义太重,而逐渐演变成,用Malaysia来指标马来群岛(Kepulauan Melayu ∕ Nusantara)。实则,在1937年,政治学者Rupert Emerson便出版了一本《Malaysia》的书,惟其内容是有关英属马来亚与荷属印尼的直接与间接统治(Indirect rule)的专著。
易言之,马来族(人)马来语之作为现代意义的通称是1880年代之后的事,且是由西方殖民者发起的。之前,西方人把东南亚通称为东印度(East Indies),本地人也多用来源地自称,如Orang Jawa,Orang Kampar等,就如同当代马来人也常说我是Orang Kelantan或什么的。释而言之,他们缺乏一种现代的民族主义意识。一直到20世纪初期,整体性的马来民族意识才出现于东南亚,且首先见之于菲律宾,后再在印尼与马来西兴起。在1963年时,菲马印三国的外交部长与行政首长,还在马尼拉举行过,建立马菲印(Maphilindo)邦联的高峰会议,惟却因领土纠纷而闹翻。
本土马来民族主义,主要产生于1920年代,且基本上以1918年建立的苏丹伊德里斯学院(Sultan Idris Training College)为基地。在1928,一批马来青年,也模仿印尼的青年誓约,发起了青年马来人誓约(Belia Melayu)。由于深受印尼民族主义的影响,这批基本上颇左倾的马来青年,也主张类似大印尼(Indonesia Raya)的大马来友(Melayu Raya),认为印马应合为一家。
广义的马来人
目前,在大马盛行的马来民族主义,则是以右翼保守主义为主的保守型民族主义,它是为了回应英人所提出的马来亚同盟提案(Malayan Union Proposal)而崛起的。这个提案建议,让马来人与非马来人享有同等的公民权(Equal Citizenship)。后终因右翼马来保守派的激烈反对而代之以马来亚联合邦协议,而保守型民族主义者,则坚持把马来亚(Malaya)称为Tanah Melayu,即马来人之土。
有趣的是在1947,曾有一群跨族群的马来亚人(Malayan)主张所有认同马来亚的人,皆是马来友(Melayu),只是,因为他们反殖反帝,失去权力而使理想落空。
从定义来看,马来人这名词,也有广狭之义,广义的马来人指散布在印度洋、太平洋,与东南亚各地的(包括台湾)在内的马来─波里尼西亚人;狭义的马来人,则指居住于泰南、大马、新加坡、汶莱与印尼的苏门答腊的马来人(占印尼人口的约7%,少过爪哇人与巽他人(Sundanese)。惟在大马,联邦宪法则把马来人定义为,惯常讲马来语、奉行马来习俗、信奉伊斯兰,与马新有历史渊源的国民。这个定义的特殊之处是,它是非血统、非种族性的,而是历史、文化、语文与宗教性的定义。
理论上,只要满足上述4个条件,自可成为马来人,只是,在现实中,成为穆斯林(Masuk Islam),并不等于成为马来人(Masuk Melayu)。之所以,则与马来人特殊地位(Special Position)有关(是特殊地位而非特权(Privilege))。也因此,常成为争议,如大马印度穆斯林机构KIMMN,便长久争取马来人特殊地位而不遂。
之所以,自也不难理解,马来人特殊地位之所以特殊,在于它并非一般,若人人能享有,就失去其特殊含义。只是,随著马来人人口的递增,就免不了会发生僧多粥少的分配危机,更会发生被少数权贵集团骑劫的扭曲。
马来民族主义
本来,马来民族主义的崛起,与特殊地位的设定,也与华裔、印度裔等,人口日趋超越马来人有关。如在1931年,华印两族人口便多过马来人1%。这个事实,也进一步加速了马来族化零为整的整合运动,即各亚群,如爪哇人、武吉斯人、阿拉伯裔等的一统化(在1890年代的人口统计中,他们也如华人般分为各种次类)。在2005年,理科大学便曾发表文告说,从基因(DNA)的角度看,马来人至少有14种次类(Sub-Stock)。
说起来,这也并不难理解,华人本身便也是多元一体的,许多南方的华人,也曾被中原人归类为南蛮。只是,与马来人不同的是,华人在很早以前,便在小分类中,有个唐人、唐山的统称。就马来人而言,其现代民族意识的产生则较晚,且在相当程度上,是被大量移民的存在,而激发与统一起来的。
只是,随著时移势转,各族群已不宜再强调什么马来人或华人威胁论,而应本著基本人权、公民纽带与社会公正的原则,来团结人民,及应付全球化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