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孟祚先生旅居西马,担任新纪元学院族群研究中心研究员之时,我应饶仁毅之邀筹办《独立 新闻在线》,矢志让此新闻网站成为弱势群体和边缘议题发声的管道,在规划内容和研拟专栏作者阵容时,思及东马的环境和原住民问题常为西马读者所忽略,孟祚 先生又专长于此,是务必借重的作者,于是便邀请他开辟《犀乡溪语》专栏。
期间《独立新闻在线》虽然例常性地更新专栏作者的阵容,但编采团队 始终对保留孟祚先生的专栏存有共识,是以《犀乡溪语》专栏自2005年8月13日开张,迄今不辍,成为“在位”最久的专栏作者。与其说这是《独立新闻在 线》对孟祚先生的礼遇,不如说这是因为孟祚先生所具备的个人特质,值得我们珍视。
稀有资源
就我国情境而言,孟祚先生其文其人皆属稀有资源。在评论类作品里,政治评论和经济分析可能是最有市场、最能叫好又叫座的题材,且产量之多不在话下。 政经以外的议题,无论是媒体评论,抑或孟祚先生专长的环境和原住民课题,堪称产出不多、供应不足。除了主流媒体看不上这类不易用来换取广告收益的题材之 外,有志于此且精于此的作者仍是屈指可数。
评述环境课题,不仅得掌握专业知识,还要能精通双语,始能将外行人不易理解的英文资料和术语,以浅白易懂的手笔转译成中文。为弱势的原住民发声,则 需要田野考察和在地接触;这种考察和接触,不是走马看花似的参访,而是长期就近关怀、关注与累积。掌握环境和原住民的相关知识,相对较易办到,但是长期的 在地接触、关怀与考察,碍于地理因素和其他个人的主客观条件所限,可说是知易行难。
孟祚先生恰恰具备这些条件,更是佼佼者。尽管因未能更新护照而形同被软禁在砂拉越州,他仍孜孜不倦地学习环境知识,报读以研究生物科学、环境及农业 见称的英国怀伊学院(Wye College)的远距课程,获得环境管理硕士学位。由于精通中英文,孟祚先生以深入浅出的文笔译介和申论环境及原住民问题的知识、概念、见解,既嘉惠原 来就关切这些问题,但习惯以中文阅读的读者,亦有利于吸引原来不热衷于此的读者去理解和吸收这些讯息。
业馀者精神
孟祚先生更应让人珍视的稀有性,在于他有专业能力,却没有成为萨依德(EdwardW.Said,1935~2003)所诟病的“专业化”积习-- 不把知识视为抉择和决定、献身和联合,只以冷漠的理论或方法论看待知识,而且变得温驯、怠惰。孟祚先生深造求知,为的不是有朝一日成为萨依德所批判的“被 崇拜的合格专家”,而是为了更好地实践,以嘉惠在地环境和原住民社群。
如此说法,孟祚先生当之无愧。他自1980年代起,就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社区教育学会(Institut Pengajaran Komuniti),走入长屋,投入原住民的社区教育工作。虽然该学会在1996年初遭砂州政府吊销执照,其热忱并不消褪;经由组织和领导“另类生活发展 机构”(IDEAL)及“原住民与非政府组织关心森林课题网络”(JOANGO Hutan)等团体,为环境和原住民效力不辍,堪称他们的忠实战友。
回顾孟祚先生所为,让我联想到萨依德倡议的知识分子的业馀性(amateurism)特质--不为利益或奖赏所动,只是为了喜爱和不可抹煞的兴趣,这些喜爱与兴趣在于更远大的景象、越过界线和障碍、拒绝被某个专长所束缚、不顾一个行业的限制而喜好众多的观念和价值。
知识分子该当如何,萨依德如此主张:“今天的知识分子应该是个业馀者,认为身为社会中思想和关切的一员,有权对于甚至最具技术性、专业化行动的核心 提出道德的议题,因为这个行动涉及他的国家、国家的权力、国家与其公民和其他社会互动的模式。此外,身为业馀者的知识分子精神,可以进入并转换我们大多数 人所经历的仅仅为专业的例行作法,使其活泼、激进得多;不再做被认为是该做的事,而是能问为什么做这件事,谁从中获利,这件事如何能重新连接上个人的计划 和原创性的思想。”
孟祚先生长期献身于维护原住民权益和环境保护工作,所展现的不就是这种“业馀者”精神吗?
吾人该汗颜
身为一名“业馀者”,孟祚先生致力于倡导环保和为原住民培力,其身体力行和经历,至少有两类人应该感到汗颜。
第一类是自愿噤声以换取大学教职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争取大学教职无可厚非,毕竟大学能让知识分子没有生计的后顾之忧,将心力投入于知识的生产与传 布,并借重所学针砭时弊、月旦人物。然而,知识分子应有拒绝被收编之自觉和决心;大学虽有收编知识分子之能力,知识分子亦应有抗衡收编的主观能动性。
这种理想状态,只能是遥不可及的“理想”吗?非也。我有幸进入理大深造,见证传播学院和社会科学院的多位师长虽侧身于国立大学,却仍能体现知识分子 的道德勇气,无惧大学主管的打压,不仅以文问政,更参与国民醒觉运动(Aliran Kesedaran Negara),致力于倡导司法、政治、政策和人权等改革运动。为了大学教职而放弃对公共事务之发言权者,若是平时那类诺诺之人(yea-sayers) 也就罢了,晚近几年却可见言必学术自由、主体性云云的谔谔之人(nay-sayers)以噤声自保,护短者则以“他们也得吃饭”辩解。将知识分子的自我道 德期许降低至此,宽以待己,面对孟祚先生,难道不汗颜?
第二类乃是把环保视为一种“时尚”(fashion)而追之,日常生活行为却与环保背道而驰者。环保成为“时尚”,是资本主义商品化的另一杰作,不 只是企业行号动辄以环保为主题包装公关宣传活动(例如号称配合地球日“关灯一小时”活动而主办所谓的社区活动),甚至大专学府的公关课程也乐此不疲地训练 学生剥削“环保”的剩馀价值,变相地把商业宣传活动引进校园。
把环保视为“时尚”而追之,只不过是要炫耀自己走在潮流前端,具有某种脱俗品味。这种炫耀,与跟追名牌包包是相同心态,但以环保作为一种“时尚”的 背景衬托,拥抱环保产品又显得比拥抱LV高格调得多。2007年,英国品牌AnyaHindmarch推出限量发行的“我不是塑胶包包”(I'm NOT A Plastic bag)概念购物袋而引发抢购,且仿制品全球泛滥;抢购此包包者恐怕还是继续频密地汰旧换新,扫购其他名牌包包和服饰毫不手软,不正是揭橥了与环保背道而 驰的伪善现象吗?
苹果电脑创办人乔布斯(Steve Jobs)病逝,全球各地(包括我国)许多“乔迷”和“疯迷”竞相“如丧考妣”地哀悼。我曾在《独立新闻在线》发表《乔布斯是只“大老鼠”》一文,质疑痛 批稀土提炼活动如何危害环境与人类健康的人,会不会也是跟著乔布斯及iPhone等标榜品味、时尚的电子资讯产品起舞的“疯迷”,以及竞相对乔布斯歌功颂 德一番之人?别忘了,稀土广泛应用于生产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硬件,不必要的汰旧换新以衬托自以为是的时尚品味,既提高稀土的需求量,也制造更多多馀的 工业垃圾。这是对环保、对被压榨的劳动力表示同情背后的伪善,抑或是一种人格分裂?
人格与文格
孟祚先生将多年心血结晶结集成《乡土情,全球意》一书,共分八大主题,涉猎原住民问题、水坝问题、环境与生态问题、能源问题、社会问题、油棕种植问题、政策问题及森林木材问题,合计89篇;其中大约三分之二(57篇)发表于《独立新闻在线》的《犀乡溪语》专栏。
这些文章既表达原住民心声、陈述原住民困境、批评政府的政策失当、立法缺陷,官商勾结伤害原住民权益和对环境不友善、政客对保障原住民权益的口惠不 实,也挑战主流论述对原住民和环境所做的似是而非的再现,例如质疑风靡全球、票房近30亿美元的美国科幻电影《阿凡达》(Avatar)理想化原住民斗 争。
我素来以为,人格与文格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就如相由心生,人格高尚之人,文格会有相应的高度,反之亦然。是以,我以评介孟祚先生其人其文之稀有 性及身体力行的“业馀者”精神作为此序文主旨,彰显其人格与文格互为表里,其文乃其人对原住民与环境有著悲天悯人情操之展现,值得吾人珍视。
最后,再引萨依德的文字作为结语:“知识分子代表的不是塑像般的图像,而是一项个人的行业,一种能量,一股顽强的力量,以语言和社会中明确、献身的声音,针对诸多议题加以讨论,所有这些到头来都与启蒙和解放或自由有关。”以此评价孟祚先生的文集,实在是恰如其分。
(注:本文乃《乡土情,全球意》序文之精简版,参考书目从略。)
庄迪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