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外资、国内政策、炒楼等因素造成屋价高涨,建筑成本如地价及建筑材料等也在近年涨了不少,尤其是缺乏土地的吉隆坡、槟城等城市。
大马建筑工业发展局数据显示,整体的建筑材料价格从2002年至2010年上涨了约50%。
根据槟城研究所城市规划及环境研究主任史托麦丹奴撰写的房屋研究报告指出,各类建筑材料从2006年开始显著增长,钢更在2008年期间飙涨,在2006年至2008年期间飙涨150%。这些成本已被发展商转嫁至屋价,以维持利润。
汇华产业董事主席暨世界不动产联盟槟城分会顾问拿督许廷忠说,除了地价涨得可怕、工资也不断涨价,建筑技术工人的日薪,也从以前的几十令吉,涨至现在的100至130令吉。工程师薪水也涨了40%至50%。政府的各种税务也提高很多,顾问费提高了50%至100%。
“购屋者要求越来越高品质的屋子,如更好的生活方式及景观设计等,提高建筑成本,基本设施的成本也不断高涨。”
他表示,不同地区的建筑成本不同,槟岛的建筑成本平均比北海贵10至15%,因为屋子品质不同,而且槟岛的工作空间较小,需使用更适合的机器,加上原料运输费、较高的工资等,而且政府的税务也不同。
就业热点 槟岛寸土尺金
槟州民政党主席拿督丁福南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炮轰,槟州民联政府早前因实达集团子公司帮州政府兴建槟州国际会展中心,而给予1500单位超出密度顶限的优惠,将导致地价飙涨。
他说,该集团凭此优势,有条件开出更高的竞标价格,甚至比其他发展商高出一倍。此价格也可能成为其他地区的基准价,抬高整体地价。
“最近实达集团在葛尼一带进行的计划,其他发展商在这2英亩地最多只能建60单位,但它却可利用密度优惠建高达160单位,这等于多出的100单位地价是免费的。”
但是,掌管槟州房屋事务的黄汉伟行政议员回应,实际情况未必如此,那只是个人推测,未必有这么大的效应。
丁福南也抨击,槟州土地大涨与政府政策有很大关系,他认为由于政府握有最多土地,应扮演平衡地价的角色。“别人要炒高地价及屋价时,政府可在本身的空地上建屋出售,稳定屋价。”
黄汉伟回应,州政府透过售地后已有5亿令吉基金,并决定在槟城5县共277英亩土地,兴建1万8000间可负担房屋。
丁福南批评,民联上任后调高土地转换费及提高建屋密度的发展费,也导致屋价高涨。
黄汉伟解释,那是1984年拟定的价格,若发展商来自槟城,而且售卖的屋价少过40万令吉,将维持在旧有费用。
他补充,由于农业地通常很便宜,因此应征收更高税,这笔钱可用来提升农业地的基本设施。对无法建廉价屋的发展商征收更高的费用,是要鼓励发展商自行建廉价屋,否则赔偿太低,州政府也没得益太多。
地价每平方呎200令吉
拿督许廷忠表示,槟岛的土地太少,却同时也是邻州最好就业的地点,对房屋的需求量相对提高。惟在2009年后房屋供应数量减少,也是促使房屋涨价的原因之一。
他表示,目前在槟岛购买的土地,如日落洞、峇央峇鲁等地价超过每平方呎200令吉,即每英亩约870万令吉。
“一英亩土地普遍上可兴建12间排屋,假设每平方呎200令吉,一间排屋的地价成本已高达70万令吉。若建高楼,根据现有(容积率1:2.8)密度,平除后每平方呎的地价约71令吉50仙。”
中廉价屋津贴转嫁消费者
许廷忠表示,发展商津贴中廉价屋,也导致房屋涨价,目前每间中廉价屋约津贴3万至5万令吉,最后这些津贴将转嫁至消费者身上。
他认为,政府规定的中廉价屋及廉价屋售价,理应足够承担建筑成本。政府更应严格控制中廉价屋被滥用的情况,如被投机转卖或租出去。
他说,政府应减低规定兴建中廉价屋的数量,从现有的30%降至10%,并鼓励发展商兴建更多低利润的可负担房屋。
许廷忠表示,槟城把建筑工作时间限制在早上8时至下午6时而已,也会加重成本。他认为,若没人投诉,理应可延迟至晚上10时,商业区更应24小时动工,如同香港及中国。
尽管建筑成本高涨,但许多大型发展商的收入仍不错。许多上市产业公司,如实达集团、怡保置地、马星、马友乃德等,于2011年财政年的营业额都超过10亿令吉,净利也超过一亿令吉,实达集团的销售额达22亿令吉,净利也高达3亿2797万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