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欲横流、滚滚红尘的世俗中,当吾人感到渐渐疲惫麻木时,也总有些细小的事能唤醒人们沈睡已久的心灵,并且持续扩大展现于周遭的环境和人们,那就是吾人内在生命里面的良善与真诚,或说生命中那些值得感恩、值得珍惜、值得赞美的人和事。
缘系大马50年的星云大师,日前自中国大陆(弘法)兼程赶来,且是在将近午夜时分法驾东禅寺。年届近90高龄的大师虽抱恙,但仍坚持“原则”法喜地守诺赴约1116“‘大马好’万人弘法大会”。由此可见大师关怀信众╱关怀大马的那份悲心——“爱”的履践暖人心,再次让笔者亲身感受到一份前所未有的心灵悸动!也让所有相遇者的心灵都忍不住悸动起来!(按:大师一向守诺,答应别人的事从不会失信。此行含括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参与盛会,共同为国家祈愿祝祷。)
读经时总不自觉想起,远在2500年前,五百阿罗汉汇聚一堂(集法藏),让正法久住、法轮常转。今天,我们让音符与佛法跃动在你我相遇的悸动中,更将跃动的生命力注入其中——“‘大马好’‧万人弘法大会”与“佛教青年音乐会”成就在思想、风格上,在佛教界及媒体方面引起瞩目与共鸣(的成绩),简单来说,或换言之,就是“进步”!
事实上,自上世纪60年代起始先后莅马弘法廿余次的大师对大马的国情(社会及政经情况)亦十分熟悉,大师于2012年11月间(按:佛光山东禅寺)与媒体人对话时就公开表示:“如果有来世,我愿在马来西亚当和尚。”亦可见大师对马国之情深义重,有情有义呢!
重视多元共融
由此,笔者不禁又联想到,今时今日社会氛围的污染,(道德)这般自私冷漠,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况且教育领域亦是这般现象(思惟)呢!实在不能不教人掷笔兴叹!(那教育的价值何在?)职是之故,笔者深感尤其该让学子、青少年、父母师长;当然,伪善的从政者以及社会上每一分子也都能学习(至少)对身边的人事物能够“有情有义”,这才是卓越的教育、德育,及所谓“公民教育”等“全人教育”。
这就是笔者欲叙一叙的“真情分享”,和撰文的主要目的了。
须知,这个社会是多元化的。所以,重视“公义”和“仁爱”,重视社会中每一分子的“平等权”的实现,同时也令每个人的不同天赋得到肯定,由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再者,重视公民社会中公民素质的培养,才能让我们(每个人)都能用更开阔的心胸,学习接纳、尊重及欣赏社会每一分子,让人人受重视、社会发展更多元。
竭力建设一个重视家庭凝聚力、建立(联系)社会每一分子关怀互爱,缔造一个更清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才会带来更健康、和谐的社会,祥和的世界。星云大师所说的好:佛教本来就是人间的,存在人间,服务人群,利益人众。基于因缘差别,对自己亲近有缘的人格外关爱,也是不离世法而行佛法的“人情味”。佛法是来生于万象,由各个角度切入;人间佛教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就是以家为基点,平等性、普遍性,如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无选择的“服务”众生,将佛法落实在生活中,必可发挥著弥补社会“缺陷”的某种作用。
生命的幸福之道
人生漫长的探索中,有缘遇上了佛法,亲近善知识的人是幸福的。譬如信佛的人懂得“佛法”道理之后,能够运用“信念”和“戒律”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佛法就可以在我们生命中结出良善的果子。
借此也提出一些经历与有缘人分享:古来大德欲求通达世出世法,唯以“至诚感通”为要诀。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吾人必须先具信心,才能深入佛法呀!再者,佛教有“种福田”的思想,种福田是为了圆满福德,为了广种福田哪怕任怨任劳。
当吾人的心开始懂得以智慧去观察、体会出佛法的妙处时,“生命的幸福”便会在每一刻、每一处、每一件人╱事╱物中向我们展现。(按:好、坏,就视当事人的心态了。悲观的人担心失去的部分,乐观的人,看到拥有的部分。)有智慧的人们,你是否找到了生命的出口?很可惜,大多数人都没有对内在生命的意识,虽然彼等也是很良善的人。
另外一说,星云大师常常鼓励人要发愿╱立志作“佛”(按:把发愿当成是一种修行的功课)。其实“佛”并非佛祖所专有,“佛”是每一个人的心。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心,当然也就应该每一个人都有“佛”(按:这就是彻底觉悟)。
笔者认为凡事往大处(好处)想、凡事用心并能识大体,那就是“远见”,都是人生真义。末了,仅以星云大师的叮咛(名言)“智慧、慈悲、正派、健康、人的素质都是人类最大的财富。”与读者诸君互勉共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