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于教育改革,以掌握程度(Tahap Penguasaan,简称TP)分级取代考试,甚至是最近小学学年末测验(Ujian Akhir Sesi Akademik,简称UASA)泄题事件的讨论中,都有一种论调主张考试是最公平的评量方式,而应该放弃现行的多元评量制度,恢复当初的考试模式这种呼声也从未消失,考试就真的公平?
其实考试就是一种在被控制的情况下的评比,每种考试都有固定的范围,考卷题型的限制,以及评分模式,如果一个孩子被授予大量有关考试的资源,比如在熟悉考试题目类型,或是了解出题模式和评分标准的老师底下学习或是补习,并针对相关考试进行大量的刷题或是训练,那就有极高的机率考取好成绩。相反,如果一个家庭经济较为弱势,没有机会补习,更没管道得到考古题,也没有人能够教授作答技巧的孩子,即使再怎么努力,考试也不一定会很理想。
过去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表明家庭社经地位差异、城乡资源差距,甚至男女性别的不同都会造成考试成绩的不同,因此考试成绩只是各种因素影响的成果,这其中的影响因子不仅仅是孩子是否努力,更涉及复杂的社会文化与经济脉络,比如都市学校的成绩表现永远都会比乡村学校更好,便是其中的道理。
上述的道理我想很多人都能理解,只是为何仍然有很多人一厢情愿相信考试会更公平?这或许有几个因素。
首先,多元评量打破了传统高社经地位的优势局面。传统的考试模式对掌握某种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的家庭而言是某种优势,这些家庭的孩子能够在最熟悉考试的补习老师底下学习,可以得到大量的练习,从而熟悉考试的需求。如今的多元评量让他们的优势不再,很多本来处于相对弱势的孩子也能够透过不同的表现得到更高等级的评量,这对于处于较高社会阶级的家庭而言就是失去了先机,他们又怎么能够接受不再考试呢?
多元评量复杂
再来就是学习这件事在多元评量架构的下变得更复杂,以前孩子们只需要把课本内容好好的处理完,进入考场跟着考卷要求书写就能得到高分,如今课室内的老师学生互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否参与各种课堂讨论、课外活动参与的表现等都成为了评量要参考的指标,对很多早已习惯分数主义那套模式的家长来说这是一套无法操控的指标。
各种涉及人际互动、上课态度等的参考指标根本无法透过传统的作业训练、补习提升,尤其是这类评估指标不会像考卷那样,是非对错,有分没分一目了然,家长难以要求重新检视和评量,使得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评估等级不如自己期待的时候,反而会直接怀疑老师的主观意识、偏见等导致孩子得不到好的评估绩效,转而认为单纯考试,每个人都把课本背完作答简单有效又客观。
无可否认的是纯考试评估和多元评量都有其不完美的地方,只是考试真的是最公平理想的模式吗?在大家的求学过程中,必然有遇过考试名列前茅,得到师长们偏爱,但对同侪态度嚣张,不懂人际互动,甚至排挤、霸凌同侪的“好学生”,同侪中也有几个成绩不佳,但个性很好,懂得与同学相处,是大家口中的好朋友好兄弟/闺蜜的“坏孩子”,这些以考试成绩过度简化的好坏分类的好坏真的就公允吗?
教育是让下一代准备好面对未来的生活和挑战,如果大家都知道问题却因为内心的焦虑而拒绝调整,而继续拥护已经不合时宜的教育方式,我们下一代在全球竞争的未来环境中又会有什么优势?又该如何面对未来来自全世界同世代的挑战?这是我们作为大人们要去思考的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