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至本月初,国内媒体纷纷报导了天然资源、环境及气候变化部部长聂纳兹米指出马来西亚可能会发生震级达6级的地震,呼吁民众要做好防灾准备的相关消息,根据部长的说法,该部会不时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地震的风险相关资讯,希望民众能够了解并在地震时采取相应行动。
之后那几天我国会发生震级达到7级地震的消息铺天盖地,结果是大家都知道地震可能要来了,然后呢?当灾难真的发生后,什么是民众该采取的相应措施?这些问题媒体都没有处理,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可能面对地震灾难,却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做。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马来西亚是一个没有火山、地震、台风等天灾的福地,民众的防灾意识普遍薄弱,然而随著全球气候变迁带来的豪大雨及土崩事件,以及科学界普遍认为如今的地球已进入地震活跃期,这片土地早已不再是没有天灾的福地,然而民众对于灾害发生后的各种逃生、救援等相关程序几乎是毫无概念,试问大家又如何能够采取相对应的行动呢?
我国民众仍然停留在只要有灾害发生,就是等待消防拯救单位的救护的观念,根据我们过去的经验,我国的消防拯救相关单位主要是以火灾、车祸等意外救难为主,这都是一些单一性的意外或是灾害,从未有发生过地震这一类大型天灾。
根据日本、美国等国家在处理地震、飓风等大型灾难的经验得知,官方的救援人员以及相关单位在这类涉及大范围的灾害发生后,是无法满足第一时间的救援需求,而群众第一时间自发互助动员往往才是这类大型灾难发生后最有效率,也是最快的救护救援提供者,因此如果我们要在地震这类大型灾难发生后能够在关键时刻采取最有效率的救灾反应及相对应行动,就必需要设计各种教育和推广课程及活动,让群众在灾难发生后能够知道该做什么。
救灾工作可以分成很多层面,从平时的逃生路线设计、逃生包的准备、逃生演习,到灾难发生时第一时间的人员清点、伤员分级、创伤急救,以及灾难后的各种灾民安置、卫生医疗照护等不同的部分,而国外的经验唯有跟各地民间组织合作才能够最有效率的做到第一时间的救灾,而不是等待专业救难单位到来才展开相关救援工作。
减少灾难后混乱局面
首先,应该要设计并教育宣导民众有关灾后第一时间的逃生路线和救护资源获取的相关资讯,让大家知道灾难发生后该如何有效率的撤离、应该联系什么单位或是部门、可以从哪里获得协助,唯有大家都很清楚在灾后应该怎么做,才可以减少灾难发生后的混乱场面,也减少专业救援人员疲于奔命的情况。
此外,有关部门可与学校、社区等合作,开办如出血、骨折等创伤急救课程以及入门的救援技术培训,让民众有基本的创伤急救技术,如此民众就能够专业救援资源抵达前展开第一时间协助受灾民众及伤患,使得医疗资源能够在危机时刻得到最高的使用效率,减轻前线医疗人员的压力。
相信相关部门肯定有一套地震这类大型灾害发生后的各种救援指南,只是这类灾后的救援作业设计如果只是在官部门内部传阅,而没有让民众知道以及并配合,那大家就只是知道等待消防及拯救单位来进行救援工作,结果必然是死伤惨重。
大型灾难发生后,唯有民间和官方等方面相互配合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高的救援效果,而要做到各组织团体的完美配合,就必须要有完善的救援指导计划,以及相关工作的教育训练,如今我们都知道马来西亚可能迎来六、七级的强震,那相关单位的救难规划和教育训练工作显然就是当务之急,不要再像过去等到灾难发生造成人命和财物损失后,才来遗憾和检讨,那就是失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