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新加坡羽球代表骆建佑在夺得世界羽球锦标赛冠军后,他的国籍与身份问题却成为网路上热烈讨论的课题,有人将他视为国家叛徒,有人透过他的成功批评马来西亚不懂得珍惜人才,更有将整个讨论扯到华人、中华文化认同等层次。其实,那只是他个人选择的一个结果,无需上升到国家、民族层次的讨论。
无可否认,在马来西亚国家体制下,土著优先政策在制度上形成了某种不平等,让很多华人觉得受到打压和吃亏,认为华人普遍怀才不遇,不少长辈都会对即将离开马来西亚到国外升学或是工作的年轻人说出去了就别回来,似乎是对自己仍然身处这个国家感到愤愤不平。然而是不是就应该离开,且离开后是否应该再回来,那是个人选择的问题,而当中的考量往往只是从个人成就和生涯规划来思考,不该是国家对你不公平这种模式来决定。
以骆建佑为例,他是一个羽球运动员,作为一个运动员,成为世界第一绝对是一个合理且有志向的目标,在他十三岁那年,邻国新加坡给了他奖学金,提供一个能够让他成长的平台,让他可以出征国际级的赛事的机会,他该不该去?十八岁在面对代表地的选择,不加入新加坡就失去参加各大国际赛事的可能,那加入新加坡国籍只是为了寻求更大的成就,如此而已,至于爱不爱国,马来西亚对他而言极有可能都不是主要考量。
像骆建佑这种案例,在今天全球化发展底下是越来越常见,一个有能力有想法的工程师可以选择继续留在马来西亚本土公司发展,得到一个不错的薪水,可以在马来西亚过着不错的生活,也可以被招揽到美国一流的科技公司上班,并且有机会在全球领头的科技公司发挥所长,成为一个优秀的研发人员,设计或是发明一个日后影响我们生活的技术,这当中爱不爱国几乎不会影响其决定,只是他个人生涯规划的考量而已,并没有什么打压或是不公平,无需将自己面对的问题和别人的成功做投射。
人力资源在全球化底下跨国流动的情况已经行之有年,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能够发挥所长的地方和平台,这当中不需要牵扯太多爱国,也不该将某些人的失败作归咎于国家打压的,留下来的有不少成功人士,出去后能够被全世界看见,成为拥有顶尖成就的也只是少数,毕竟出去只是第一步,后续仍然要有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走到巅峰,每年新加坡招揽的体育专才,也只有骆建佑一个世界冠军不是吗?留在马来西亚的选手我们也出了拿督李宗伟和后起的李梓嘉啊。
“出去了就不要回来”,这是很多人出国前,长辈、亲友都会这么祝福,或许我们无需这么绝望,离开或是回来并没有这么多的纠结,更没有标准答案,一切就视自己的状态和心境,马来西亚没有这么糟,国外月亮也不一定比较圆,你可以到任何地方翱翔,也可以随时回来休息,即使不同国籍,这里仍有家人和回忆,心中还有牵挂还有爱,就会持续关心这个土地,想知道这里的大小事,那就是回来的最大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