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些讨论,事关中国电商在大马建立全自动化物流仓储,认为这将为大马带来进口货倾销的负面效果。有者认为,那些靠售卖小商品赚蝇头价差的商家将首当其冲,延伸至于大型电器或家具商等,都会深受其害。
其实在大马,这类威胁已不是我们首次面对了。犹记得1970年代第一家超级市场“英保良集团”在国内设立网点的时候,就有许多小商家便面对了生意某种程度上之冲击。除了英保良(Emporium)最先成立之外,1980年代陆续有百盛(Parkson)、佳世客(Jusco)、环球(The Store)、大地(Fajar)、君泽(Kimisawa)等超级市场(Super Market,简称“超市”)接踵而立。他们靠的是批量竞争(Mass Competitiveness)将货品成本降低,以及品牌之多样化取胜,确实给了很多的小型商行及杂货店生意上的巨大压力。
1990年代开始市场继续转型,全马第一间霸级市场来自荷兰的万客隆(Makro)接著出现。过后的巨人(Giant)、家乐福(Carrefour)、迈丁(Mydin)等,非但给予传统行业莫大威胁,连超级市场生意也大受影响。
到了21世纪末,线上零售商亚马逊(Amazon)出现了,接著是沃尔玛(Walmart.com)、阿里巴巴(Alibaba)等的崛起,经销及代理行业(Distribution Business),即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为了求存,许多产品厂方不再予以代理商的"独家销售权"(Sole Distributorship),把市场开放,客户也可以直接与厂方下订单购货,多年来代理商建立的市场受到了空前颠覆。而各品牌代理,唯有靠提升服务、精明库存、线上零售服务等策略在市场抗衡。最近因冠病疫情对市场的打击,更助长了快递网购行业的兴起,这又是另一轮的特殊挑战了。今后各行各业,将会面对何等样严峻挑战,确实难以预料。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情况下,在新科技时代里这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进程。这是市场之蜕变,难免艰苦难受。因为整体经济及效率相对提升了,人们在各领域才会进步。现在的门市竞争,已进入化整为零的年代,包括以延长营业时间的方式来应付大型霸业的挑战。7-11 、Family Mart、Mart99等网点多、营业时间长的连锁便利商店就是一例。
当遇到严峻挑战时,我们唯有加倍努力改变传统营运方法及进行适当的转型,才能与时并进不被淘汰。新降临的外来市场挑战,只要不涉及枉法操作,我们是应该要勇敢去面对它,而不是想尽办法靠律法围堵不让它进来的。我国的土著保护政策,原为纠正英殖民时代分化政策上所留下来的偏差,其本意正确。但因后期贪婪政客们不断扩大范畴将之无限期延长,政策遂成了政客们捍卫政权的手段,进而牺牲了可以善用我国优良人力资源、财力、竞争力在国际上竞争的机会。而受保护的人们,则成了世袭的枴杖族群。
因此,我们应该要立志做“物竞天择”环境里的打拼英雄,勇往直前不畏艰辛去面对各方面挑战,而不是躲在政府保护围墙后,做自我感觉良好的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