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劳勿砍榴梿树事件中,彭亨州森林局本月3日起的砍树行动,原定一个月时间完成。但当局动员的100位执法人员却只花了9天时间,就让大小101公顷、不同园主的榴梿园共一万五千株猫山王榴梿树应声倒下,有些树还拥有20年以上树龄。
当局所持的理由,是这些园地都处于峇都达南森林保留地范围内,园主们数十年来未持有合法准证耕耘园地,所以必须铲除。
吊诡的是,个中还牵涉了彭亨州皇族成员有参股的彭亨皇家榴莲有限公司与园主们之合约纠纷,更彰显了问题的复杂性。
姑且不从法律层次去论断整件事的是与非,且从情与理的逻辑上分析,我们不禁要问在国家人民于经济生活上面对艰辛挑战时,当局的严厉伐树行动,是否合适?
要知道,国家正处经济困境,人民严重缺钱过活,有者还选择走上自尽绝路的当儿,难道就无法协商把行动挪后,让被誉为大马国宝的榴梿成熟后高价外销,以协助国家赚取外汇,人民生活得以改善之后再行协商,这岂非两全其美乎?一厢捉襟见肘困苦度日,另一厢则暴餮天物浪费资源,这简直是极不合情理且让人不齿。
心疼有人大肆砍伐老树不知珍惜之际,但我们也喜见另有其者正默默耕耘,努力将大马猫山王推向国际发扬光大。
近闻有一组年轻企业家数年前成立了集团,从所收购的老榴梿园起,进而逐渐收购了其他老榴梿园,集团取名"华盛",据说是从两位创办者名字而得,名字也隐喻"榴梿花盛开"之意。
他们秉持著种植榴梿的精神、方法、品尝榴梿的心得与领悟,藉以发扬我们大马本土文化,将果王榴梿精神推向国际,期塑造属于大马自己与他国不一样的榴梿品牌概念。塑造品牌如同培育幼苗之努力,情感必须从心里散发出来,再配以爱心与恒心,才能使之发芽茁壮滋长,否则幼苗受了伤,即使不夭折,也难以成材。
劳勿砍伐榴梿树事件让我们看到,企业经营上环境保护并不是借口,土地拥有权、行政、税务管理等问题或许只是某方牟利的说辞而已。
它必须本著初衷与匠心及行动,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一踏实呈现其传承、造福人群的坚定意愿。近日这批年轻人听闻,行管令期间某独中筹款不易,毅然低调裸捐一千多公斤名种榴梿供义卖,为该独中筹得数万令吉助学金,此举令人敬佩。
传承,并不需要敲锣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