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息的传递是否如实,胥视理解、诠释、过程,同时亦攸关动机。顾及宣传所需,个别讯息,因此刻意伸缩:隐藏部分,放大局部;从而扭曲焦点,混淆视听,误导认知。
早岁通讯,口耳相传;层层相送,常有失误。电报发明、传真应用、短讯推出,逐步改善罅漏。迈向网络大时代,电邮、脸书、推特、手机,纷沓而至。讯息传送,速度提升;但是,讯息量倍增,如何辨识虚实?
因为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到了最后,作者原意,和听者的体会,大相迳庭,不言可喻。万一,转送途中,或遭到篡改,或加入脚注,或断章取义,讯息必然舛误处处。
新闻科系所培训的,要旨所在,正是确保讯息的递送存真。新闻报道的作业,亦然如此;乃是从传递的不同途径,找出事实,查证曲折,判断真伪,筛选细节,这才出街。
假新闻的流传,则不尽然。组群图表,说不定已经动了手脚。推特留言,只是一时感触,不一定是定案。脸书贴文,尽管言之凿凿,也许只是一方说辞。电邮文本,也少不了缝缝补补。
思虑这些,记者的重要,编辑的必要,思之自明,迨无异议。身在网络的十字路口,面向卷帙浩繁,钜细靡遗的讯息,少了报章的过滤器,读者如何判断似真还假的魑魅魍魉?
自媒体的浮现,可以弥补部分缺口;然则,个人之力,毕竟有限。何况,自媒体所关注,往往是本身所长和喜好。认识这些,自可明白,一千个自媒体,只是一千个专页,实不相等于一份报纸。
同理,手机点击所显示的,只是部分断章,不足显见整体画面。可惜,视角捆绑在手上握住的那个小窗口,读者都以为,新闻专业可有可无。《东方日报》之转型,正好补助这个缺口,点醒大家:内容本身,始终才是新闻出版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