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作为普遍的人类社会趋向,应是大家早已有目共睹之事。惟很多人恐怕还没意识到,现代城市化的一个极关键性影响,就是提供了无数个人更广的空间、更多的机会、以及更大的能动性。换言之,城市化有助于个人主义的成熟和扩展。
今天世界各地的城市,不论是处在地球的哪个角落,至少有相当部分可谓“长得越来越一样”,即在一些基本结构和设施上都开始走向全球性的“制式化”。个中最典型者,包括基本的金融服务、快餐店、超市、公共交通、娱乐场所等。换言之,今天的个人可以不用遭遇太大的文化冲击,也不用太奋力摸索、重建各种社会关系,就能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勉强开展自己的新人生(其他方面如语言大可逐渐适应)。
实际上,恐怕更重要的一点是:现代城市开始自行构成一种越来越独立的生态圈和文化圈。虽说其与城市以外的乡区还保留一定的互动,如说能源、水源、粮食、人力等方面的供应,产品的销售、服务,以及旅游、户外运动等,但彼此之间的共性和紧密性已不如以往(尤其农业社会时期)。乃至,某些城市也不一定得仰赖与本国内地的紧密往来,而是通过越来越便利的交通和通讯科技与世界各地的乡区互动。
总之,各地的城市开始建立一种基本的生活共性,不管身在哪个国家,许多城市人都在吸收类似的资讯、使用类似的产品、食用类似的食物、接受类似的教育、熟悉类似的概念及词汇,乃至说著同样的语言和信仰同样的宗教。以至相比于本国的乡下人,某地的城市人可能会对他国的城市人感觉更熟悉、更合拍、更有认同感。他们有的去到本国的乡下,感觉却像到了陌生的国度,去到他国的城市,反而觉得挺自然、自在。
同质化扼杀多元文化
当然,如此说并不否认各国城市毕竟还是有文化上的差异,包括语言、风俗、宗教,乃至政治意识形态等。但相比于一两百年前,今天的人类毕竟确确实实在通过城市建立更大的跨国、跨区,乃至跨洲“共同体”,且如此趋势只有越来越彰显——除非地球发生什么巨大灾难。
如此共同体的成形,除了赋予个人行动上的方便之外,实际上也正慢慢改变人们的思维,包括弱化了不少人的本土性集体主义,如国族和国家主义。毕竟,当越来越多人出生、成长于城市,且一生中经常在不同的城市中度过时,其多元、流动的生命模式很难构成浓重、因循、固定,乃至封闭和排外的本土性吧?同时,如此模式也会更注重个体性,而非一味执著于某种集体的存在感和存在方式,包括所谓传统。
无论如何,若城市化意味著人类社会越来越明显的同质化的话,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毕竟这会导致一些珍贵的文化元素因失去特殊的生存土壤而提早枯萎,以至让人类白白浪费了祖先辛辛苦苦遗留下来,并对人类未来的持续生存大有干系的文化基因。如何在环球城市化的大潮中不落于本土主义之窠臼而传承、保育文化,确实是今人必须好好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