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业部长郭素沁日前在吉隆坡中华中学“喜庆百年”晚宴上公开呼吁大家应该要怀著感恩的心善待外劳,因为今天的外劳与当年辛苦南来的华裔先贤们一样,在这片土地上努力地谋生,赚取一些微薄的薪资,希望能够为家乡的亲友们带来一些希望,大家应该要尊重善待这些与我们先辈们无异的外劳。
这番言论马上被马华署理会长拿督马汉顺抨击,认为郭素沁在矮化华人,马汉顺认为我们的先贤不是外劳,我们也不是外劳的后裔,当初华裔先贤到这片土地的时候,马来西亚还未建立,先贤们是拓荒者,我们是堂堂正正参与建国的后裔,而不是外劳的后裔。
这两方言论在网络上也是引来一堆口水,这背后也正好凸显了所谓历史事实只是一种诠释,并不是一翻两瞪眼的绝对事实,背后涉及各种政治的考量,没有弄清楚这些政治权力的影响,各种历史讨论都是毫无意义的。
在此我只是想说清楚一件事,那就是我们不能够因为某种政治权力结构的介入,而放弃某些基本事实。清末民初是华人移民到东南亚的高峰期。根据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很显然中国当时的社会有一股无可抗拒的推力,迫使广东福建沿海的居民离开生长的土地,到海外谋生。而当时的南洋就展现出了就业机会、赚大钱发大财的可能,而这种可能也就是吸引我们先辈的拉力因素。
在当时,并没有如马汉顺所说的,来这里拓荒,协助在此建国的想像,这是今天后加的一种论述。当时南来的先辈只是想要谋生,背后还是希望可以落叶归根,回到故乡一直是我们华人先辈的一个期待,从叶亚来捐官、陈嘉庚筹组机工抗日,到各大华团当时对中华民国各大事件的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各种庆典都一再证明当时的华人心中对遥远那个故乡的联结。
不应排挤更弱势群体
马来西亚建国后,华人社会面对来自国家层级的制度不平等,尤其是513事件之后,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华人一直被作为一个外来者被不平等对待,这是不争的事实。得到国家层级的认同一直是华人内心存在的渴望,但并不能够因此就偷转换概念,就划定另外一个弱势来提升我们追求平等的合法合理性。
外劳确实没有马来西亚公民权,但并不意味著他就没有公民身份,这是一个基本作为人该有的认知。这个说法很可能会引起很多读者的反弹,只是如果站在一个推动国家前进的角度来说,肯定在这个土地上生活的外籍人士公民身份是必要的。
外劳是今天在国内庞大的外籍群体中的绝大部分,已经占国内人口的20%,共约700万人,所以不管你喜欢与否,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跟我们一样在这个土地上生活,国家的各种政策变化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而他们的各种不满、情绪也会牵动这个社会的变化,不管你同意还是不同意,700万人的声音是可以撼动整个国家局势的,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公民身份的角度来思考他们作为一个在这个空间生活的个体,彼此才能够在这个国家共存。
公民身份可以作为我们过去在这个土地生活的先辈从中国认同转为参与这个国家建国,并如林连玉所说的共存共荣基础所在,公民身份也可作为今天我们尊重来自不同国度,在这个国家生活的所有人,公民身份,也可以是回应国家不平等的强大武器。我们不需要去划定另一个不平等的弱势,来合理化我们不平等的现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