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互动、针对一些事情与课题进行讨论的时候,事实真相往往不是关注的重点,讨论过程反而才是整个事件的核心。讨论者是否能够厘清课题脉络?有没有办法建立一套完整的论述系统?是不是能弄清楚立场相异论述背后的基础与脉络,并且能对相异立场的论述进行剖析与反驳?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这个世界其实是辩论下的产物。
只是网络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尽管是网络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但事实上大部分的互动都无法达到讨论的层次,反而是困在各说各的,谩骂、标签是今天所谓讨论的一种标准作业程序。
说白了,是因为大家执著于是非对错的结果,真正的互动过程被无视与简化,直接往结果奔去,试图抓住某种正确的事实所致,而这也造成了整个社会对于各种课题的讨论虚化,往往以谩骂收场。
这种从网络上形成的讨论风气并不只是在网络平台上存在,在今天各种讲座与活动场合也有这种现象发生,以至于很多公共课题的讨论空间逐渐缩小,为了不被贴标签,甚至出现自我审查的情况,在华团中尤其是涉及华人认同及与中国关系的讨论更是如此。林连玉基金本来预计在本月10日主办每年一度的华教节学术讲座,也因为被贴标签而面对办与不办的窘境。
社会运动与学术课题
在我看来,社会运动本来就是一个学术关注的课题,尤其近年来的社运发展已经打破国家疆界的限制,一个十万八千里之外的社会动荡很可能会冲击所在的社会,因此从台湾与香港看华人世界的社会运动的学术探讨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因为涉及中国因素,却被贴上支持反送中、反中国的标签,非常可惜。
在网络上留言中,可以看到很多人认为受邀的台湾大学社会学系何明修教授是一位台独分子,导致整个活动失去其中立性。这种论调似乎想要说明主讲人的不专业,这种说法其实也有问题。对事情有预设立场在今天的社会中看起来是一件错误的事情,用不中立等某些看似超然的角度来谴责与自己意见不同、看法相异的人,很多时候只是无法形成论述下的一个下意识防卫说辞而已。
坚持中立毫无意义
坚持中立客观是毫无意义的,任何一个人从自己的视角来阐明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肯定需要把自己放在某个立场,所以在今天社会学、历史学、媒体等领域的研究中早已摒弃强调中立客观,重要是叙述者必须能够将自己所依据的脉络、角度和立场说清楚,阅听人会自行判断这其价值所在。
我们需要广开言路,掌握资源的社团组织不该因为自己的立场而限制特定课题的讨论,反而更应该接受来自不同脉络的论述,来加强自己的不足和思考盲点,才能继续在这个社会中扮演推动者的角色,协助将社会推向正确的轨道。与自己意见向右,立场相异的讨论才能够真正激起火花,新论述才能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