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成为家──再谈性别分工〉刊出后,网民留言提及李安拿下奥斯卡扬名立万前,曾经在家蛰伏六年当家庭主夫,而那段过去正是他最失意也最不想回望之时。
这名国际名导受访时,曾如是形容“我如果有日本丈夫的气节的话,早该切腹自杀了。”为何对他而言,这段过去会如此难熬不堪呢?因为他当时在好莱坞遇挫,仅靠妻子林惠嘉攻读博士当研究员的薪水度日,而且随著两名孩子的出生,他必须包揽所有家务。换言之,李安当时并没有选择,呆在家当家庭主夫也是出于无奈,郁郁不得志。同样的,如果一名女性必须牺牲事业,呆在家当家庭主妇,那又否是她的意愿或选择呢?更重要的是,外界和亲友又会如何看待呢?
对于选择全职当持家人(homemaker)的女性,社会里的大部分我们仍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回归家庭当贤妻良母,这些就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分工,让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天公地道、顺理成章的事情。
因此,一旦身份与角色调换,就会颠覆了所谓的传统,也和约定俗成的规范形成了冲突。也因此,选择全职当持家人的男性,经常都会被形容为软饭男、吃拖鞋饭、没男子气概等,诸如此类的负面评价。
传统框架剥夺选择权
难道男性就不能选择当一名打理家务的持家人吗?那男性的选择权岂不是被剥夺了?其实,正如男性选择当护士、女性当飞机师一样,同样需要打破传统性别分工的框架。
在《星报》撰稿的余姓前大马皇家空军飞机师,提及他在20年多前的壮年四十毅然选择退役,留在家当家庭主夫虽是个非常大胆的决定,违背了社会规范,但他对于这个决定完全不言悔。他坦承,社会如何看待家庭主夫是男性选择当持家人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因为大部分时间需背对羞辱和冷言冷语,甚至连岳父岳母也看不起他。
“我为将近25年前所做的决定和牺牲感到遗憾吗?我承认,有时我会想:如果我继续从事航空飞行员会怎样。但我绝不后悔,因为我花时间陪伴家人,尤其是我的孩子。看著他们成长为具有正确人生价值观且负责任的成年人,这是无价的。”
人生是我们自己的,只要是不违法,每个人都应该拥有选择自己人生该如何走的权利。当然,两夫妻谁该留在家里,抑或两人都不留在家,这都是那两夫妻的沟通与决定。身为旁人的我们,其实只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