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发现有幼儿园的招生广告,高举著“让孩子提前熟悉小学”的旗帜,以“模拟一年级的作业模式”为卖点。根据供求理论,这肯定是为了应对市场需求,满足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期望才出现的。
现代的教育资源比过去丰富,家长的教育水平也已普遍提高,但面对子女教养问题,却似乎更易感焦虑。大家都诚惶诚恐,担心给得不够,做得不足,导致孩子缺乏竞争力,因而对起跑线问题,总特别敏感。商家也不迟钝,懂得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来吸引家长注意,创造商机。
大家都嚷著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至于什么是起跑线,怎样才算“赢”在起跑线?好像并没有人真正在意。只是一窝蜂地忙著把孩子往前赶、赶、赶!幼儿园开始学习适应小学课程,一年级未完就开始补二年级的,二年级还没结束就开始为三年级打算……UPSR甫考完,就忙不迭地上中学补习班。PT3考试才结束,即抢先到补习中心报读中四课程。就算补的是同学年课程,也常有超前学习现象,即在学校老师还没教之前,由补习老师先教。这到底是要赶去哪里啊?
让孩子“超前”学习就算赢在起跑点了吗?让幼儿园的孩子先学一年级的课程,有什么作用呢?让孩子更快适应小学生活,过得比较轻松?这前面的“轻松”会不会是许多孩子后来越学越“沉重”的肇因呢?因为超前学习在起始阶段,容易给人带来学得快、学得好的假象,致使孩子无法准确掂量课程的难度和自己真正的实力,也让身边的大人错估孩子的能力,忽视潜在的学习问题,等到问题浮出台面,通常已是积重难返。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孩子来到高年段会开始感觉后劲不足,力不从心的重要原因。
成长没有捷径
大凡父母都爱子心切,希望孩子能少走些冤枉路。只是成长没有捷径,就像蛹必须经过痛苦挣扎,才能破茧而出,成为蝴蝶一样。曾经有个小男孩因不忍看到蝴蝶痛苦挣扎,而好心地用剪刀替它把茧破开,没想到蝴蝶虽然顺利破茧而出,却再也飞不起来了。这是因为蝴蝶必须通过挣扎挤压的过程,才能将体液从身体压到翅膀,使翅膀获得力量。现代的父母,是不是也常像好心的小男孩一样,不小心让爱变成害呢?
花开有序,花落有时,每个生命的成长都有其自然的规律与周期,不同的阶段自有不同的特点、需求与意义,急不得也快不来。只有大人按捺得住急躁与焦虑的情绪,不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愿意相信与等待,不催促不干扰,才能让孩子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才有可能赢在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