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改用校本评估,大家总感觉没有了考试,成绩好像变得不再重要了。其实校本评估并非不注重成绩,只是拓宽了成绩的定义,从聚焦考试分数转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考试重在得出最后的结果与分数,至于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还是纯粹靠题海战术,或临时抱佛脚,猜题侥幸考中,并没特别在乎,也无从操控,以致容易出现投机或侥幸心理,催生一种叫spot题目(猜题)的风气。
一些家长与老师为了能提高命中率,不惜透过大量的题海战术,让学生日操夜练,希望进入考场面对实战时,会遇上些熟口熟脸的,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这样的学习风气,应考态度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小孩?分数再高,成绩再好,又有什么意思呢?
打战需要战略,考试需要技巧,这没错,只是不应该弄错主次。军事中也不乏模拟演习,但在之前肯定先让兵士强身健体,并不忘针对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判断能力等进行充分训练,做好备战准备。就像准备参加赛跑,应该把重点放在练习“跑”,加强体力,而不是练习“比赛”。同样的,学习才是重点,考试只是测量工具,我们固然可以教孩子应考技术,作答技巧,只是却不应让它成为学习的重心。
校本评估突破限制
考试很短,人生很长,孩子往后所面对的人生考场是我们无法预测,也无法模拟的,惟一能做的是让孩子扎好马步,真正掌握硬功夫,软实力,而不是把该训练基本功的黄金时期都花在教他怎么考试,等到哪天步入人生考场,才惊觉所学的都派不上用场,慌张失措。当教与学都只为应付考试,而为了方便操练,更快达到效果,大人不惜把认为重要的内容都提炼成一块块冷冰冰的知识装进孩子脑里,导致孩子越学越无趣,实在感受不到学习与生活、与生命的关系。
改用校本评估的目的不仅为了测出更重要的教育结果,也冀望能解决学生学习动机普遍低落的问题。校本评估突破了纸笔的限制,让评价内容、方式与真实生活相连接提供了更多可能,更大空间。例如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发表意见,评价学生是否能把话说清楚,可以透过设计话题,在班上组织分组讨论会。这不止让学生掌握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打破了学习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愉悦,驱动内在的学习动机。
同样是模拟、创设情境,模拟考试是为了帮助学生应考;校本评估是为了帮助学生应对人生,你说哪一个比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