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坊间流行一个“反思题”,即把“平等”与“公正”拆开——乃至对立起来,意即平等的未必公正,公正的未必平等,所以社会不能光强求凡事平等而忽略了社会公正,以至弱势者因缺乏机会和竞争条件而永居弱势。
说白了,某些人搬出如此反思题,目的就在于质疑、挑战国内一些热衷于追求公民平等地位及权益者的合理性及正当性,似乎有为当下一些既定政策辩解说项,或援颊开脱的味道。
实际上,把平等与公正拆开来,不是不可,但若泛化或绝对化了,就有点“矫枉过正”。如说在现代社会,至少于法律上,公民地位和公民权必须是平等的(除了一些极特殊情况,如君主特权或弱势群体特权),若不平等,那就是不公正,意即平等是公正的先决条件之一。我们绝难以想像在法律上公然把人民分为三五九等的社会,还配称得上公正的文明社会。
无论如何,若论及政策——的确,平等就未必是公正,因为社会非常复杂,几乎任何政策都无法把所有人一刀切地同等看待,否则就会忽略了弱势者的困境。因而负责任的政府在推行任何政策之前,就必须把现实情况搞清楚,不能凡事讲求平等,而至对难以与一般人竞争的弱势群体(如残障者、赤贫者、原住民等)缺乏同理心,甚至置之不顾,令其自生自灭。
在本国,非土著,比如华人追求平等,大体上还是比较理性及温和的(对于那些执意要把部分嚣张网民看作“华人”者,当然或另有感受),并没一股脑儿地反对政府在政策上的一些“差别待遇”。
相信大部分华人都认同所谓的“扶弱行动”(affirmative action)有助于消解或缓和社会的经济、教育、医疗、福利等差距,进而减少社会隔离及矛盾。
从族群本位思考
惟问题是:过去当政者的扶弱行动太过局限、纠结于种族思维,以至跳脱事实、违背事理,大大犯下一刀切的错误。
毕竟社会的各种差异和差距,并非可以简单、粗糙、僵硬地作族性切割者。换言之,族群本位的扶弱行动一开始就已锁错方向、上错轨道,就算换得民粹分子的热烈拥护,代价却是族群于政治关系上的进一步疏离。甭说,漠视各族内部也有急需扶弱的作法,更是一种赤裸裸的不公正。
质言之,今天部份华人必须从华社立场来反思何谓平等与公正,就是族群本位之扶弱行动的“遗害”之一。若当年的当政者不是光从族群角度来制定扶弱行动,或许今天也不会有那么多族群间的政治矛盾,并衍生那么多出自各族群立场的思考(包括所谓“族群换位”思考)及话语。
今天,若国人要解决问题,就得改变思维,更懂得从公民角度来反思及探索,而非不假思索,动辄“华社”、“马来社”、“印度社”的,看不到这些“社”之下的公民于本质上的个性和共性。就算有关反思立意良好,但还是犯下过往当政者的一刀切错误,跳不出族群本位及格局的怪圈。
总之,学会反思平等与公正,可谓一种进步,但更大的进步,还在于超越当权者(有意或无意地)给每个人设下的思维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