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儿童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就像说多做运动,对身体有益一样,大家都不会有疑虑,也少见有歧义。常出现分歧的是在培养孩子阅读的途径上,究竟是应该以兴趣为首,还是让能力先行呢?
主张以兴趣为重的,重视内在的驱动力,认为应先让孩子从阅读感受到乐趣开始。至于主张让能力先行的一派,也并不否认兴趣的重要性。只是认为光有兴趣,而没有识字能力为基础的话,孩子将望书兴叹,徒生挫败感,很难会有兴趣。
阅读需要识字,识字也有助阅读,但识字与阅读始终是两码子事。就像识字的大人虽然不少,但并不是每一个大人都会成为阅读者一样。如果我们执意把识字作为孩子早期阅读的敲门砖,坚持认为不先累积一定的识字量,就无法跨入阅读的门槛,开始阅读的话,将把重心都投注在孩子的识字活动上。
让孩子对书有好感
要是一个不小心,再误把写字视为识字的不二法门,认为只有通过多写多练才可能把生字记牢的话,情况就更堪虞了。就像说好要让孩子学游泳,却因为担心他们不谙水性,而不敢让他们直接“下水”,只是留在岸边反复、单一地先学踢水、学手部动作一样。不敢说局部的肢体训练完全没有用,怕的是经过这一连串机械、枯燥、乏味的训练后,孩子早已精疲力竭。虽然识了字,累积了一定的识字量,却不再有阅读的胃口,望文生畏。
孩子如果不先学识字,又该怎么进入阅读?不能阅读的话,又何以激发兴趣?国外有许多研究证明“讲故事”是引领孩子进入阅读殿堂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孩子还未具有识字能力,不能自立阅读之前。大人可透过讲述或朗读,把书中的文字化为声音,借助故事的魅力,还有共读的温暖经验,让孩子感受到能阅读、会阅读的美好与幸福,让他们在未开始阅读之前,即先对书、对文字产生好感,对阅读心生向往。
“有趣”比“有用”重要
正如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所强调的“建立幼儿阅读能力的基础,是从耳朵不断累积词汇开始,而不是让幼儿提早识字、看书”。这表示要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不必等到孩子上学识字后才开始。单教孩子识字,给孩子买书,并无法让孩子爱上阅读,这当中尚需有大人的陪伴与引领。
在儿童早期的阅读体验中,“有趣”比“有用”更重要,身边的大人要懂得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适时引荐一些适合他们的年龄与能力,符合他们兴趣的书。真担心文字多,会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的话,就从图画书、桥梁书,或无字书开始吧!不要让识字压力,摧残孩子阅读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