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人士的成功确是有前例可言的。谢诗坚博士的〈独立人士非良策〉说,1959年大选,愤而退出马华公会的森州的陈世英及郭开东,不但一举当选国会议员,甚至控制了芙蓉市议会。
此后,1961年安顺国会议席补选,前教育部副部长朱运兴再以独立人士参选,主打反对《达立教育报告书》。得林苍祐医生和林连玉先生站台,朱运兴乃以3500馀张的多数票当选。
神奇的个案,还有高风亮节,基层雄厚,曾任乔治市市长的崔耀才。1974及1978年两次以独立人士的身份,角逐原称丹绒南区的彭加兰哥打,都从容过关。如今还有一条崔耀才路(CY Choy)念纪他功绩。
历史的一系列经验,说明什么?每一个独立人士,都有一定的胜算。因为这样,如果甲市区国会议员沈同钦、鲁容州议员吴良山、峇章州议员林敬贤以及葛西浪州议员陈仲祥,同以独立人士的旗帜上阵,他们当然也能翻转眼前的一切。
经历让人同情
何况,这些年月四君子的体验和经历,不但让人寄以同情,同时反映了这个党的运作,处处都有一言难尽的魑魅魍魉。尽管一再求全,哑忍成金;党之领导非但没有体惜他们的忠贞,反而举错频频,乃至马袖强炮轰行动党的诚信可以用作填海。
结果,退无可退之下,沈吴林陈只好连成一线,一起退党;希冀成就醍醐灌顶的成效,启示选民民主的宪章,从来不是神说了算。相反的是,遵照这个国家的政治体系,谁能独断乾坤呢?
时代毕竟不同了。没有党派的台北市长柯文哲医生之中选,正是经典佐证。要是沈吴林陈联手出击,马六甲的市民火眼金睛,想必自然识do,用手中的选票,一口气制造四个独立YB,大字写下新一页的历史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