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韩国拍出了一些高素质的电影,其中去年上映的《夺命隧道》,就是一部让观众能够好好思考的一部电影。
剧情描述一名父亲在下班后,买生日蛋糕给女儿庆祝生日。父亲开车经过刚通车的河图隧道。结果却在这时,遇到隧道坍塌而惨遭活埋。他在隧道内动弹不得,经历了人生最痛苦和濒临死亡边缘的35天。
发生坍塌事件后,隧道外的政府官员,相互推卸责任,希望能够抢得媒体版面。在挖掘救援的第17天时,救援队发现他们开挖的地方与受困者差了150米,原因是这个偷工减料的工程设计图也是随意乱画,所以让救援队白忙一场。
就在这时,救援队一名人员忽然在救援过程中意外致死。结果,舆论都要受困者妻子放弃救援,签署同意书。面对众人压力,妻子含泪签下了同意书。但救援队队长此时无意中发现,受困者的确切位置,最后成功将受困者救出。这时,这些官员急忙来到现场,与受困者合影,不过受困者拒绝了官员的要求。
应了解灾民状况
在每一起天灾中,谁应该是整件灾难中的主角?当然是灾难中的灾民。其他民众应该要了解的是灾民状况、看见灾民表达的呼声、希望能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许多报导中,我们看到的却是,集中在救援动态、官员到场视察,灾民的迫切需求似乎被这些排山倒海的报导所淹没。在一个讲求以人为本的21世纪社会中,人们需要知道的讯息,肯定不是救灾的表现。
现实中,我们却看到一些土崩、水灾发生时,变成了一些政客作秀的平台。他们用几滴眼泪和几个拥抱,让民众忘却了除了要救灾,也要从这些事件中,找出谁才是应该要负起责任的官员。
作为社会重要结构的官方,应该要立即追究事件发生的原因,让犯错的人士受到惩处。如果用煽动悲情,把自己的救灾能力作为自己的政绩,这是对社会的一种侮辱。
灾难不应该变成政客作秀的平台,解决灾民的亟需才是最紧急和最重要的。在灾难面前,官员会把自己抬在前面,忽略了救灾和灾民本身,这是一种价值观上的颠倒。消费灾难是对灾民的一种侮辱,通过灾难作秀是会摧毁社会价值观。唯有认清现实,从灾难中吸取教训,未来防止灾难发生才是社会所期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