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2012年成立了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冀望通过有系统的组织,把更多人的力量集合起来,为马来西亚的儿童多做点事。
这5年来,这一群人东奔西跑、南上北下,应邀到全马各地的大城小镇办儿童阅读营,带领孩子走入儿童文学。同时也给大人办讲座,谈阅读,谈儿童文学,希望能有更多大人成为儿童阅读点灯人,让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能得到儿童文学的滋养。
儿童文学的出现与“儿童”的发现密切相关。这里的“发现”指的是把儿童当作独立的生命个体来看待的哲学概念,而非生物意义上的,即意识到儿童是和成人不一样的“文化人”,有其特殊的心理世界与精神需求,而非大人的附庸。这样的“发现”说似简单,做起来并不简单,无论在东西方都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西方不过才两百多年前的事,而中国又比西方慢了一百多年,直到五四时期才有这样的醒觉。
儿童观影响教育
儿童文学标志著成人世界对儿童的生命体验与精神成长的重视,是成人献给儿童的一份厚礼。只有真正理解儿童的需要,尊重儿童的本性,才可能从以成人为本位的教育观点,以“训诫”为主的儿童刊物,转移到以儿童为本位,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而创作,有助于解放儿童天性的儿童文学作品上。
发现儿童,尊重儿童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儿童文学能否得到重视与发展,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大人如何看待儿童,即拥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它和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状况、教育素质与文化水平有著密切的关系。放眼世界,举凡发达国家,如欧美、日本,没有不重视儿童文学,不把儿童文学作为国家重要的事业来经营。
我们的儿童观影响著我们的教育方向与质量。我国师范教育司自2007年起,把“儿童文学”纳入了师资培训课程,成为小学华文老师的必修科目。而自2011年开始推行的小学标准课程(KSSR),亦把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纳入课本,成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
这样的发展是可喜的。希望结合上述的民间自发性力量,儿童文学能进入更多大人的视野,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只有先得到大人的重视与认同,才可能传递到孩子的手中,让他们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